会计分录:审批前:借款:待处理财产损失、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的进项税额)。过失人经批准后赔偿:借其他应收款;贷款:待处理财产损失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过失造成原材料损失赔偿的会计分录:
1.批准前:
借方: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贷款:原材料
应交税费和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
2、经批准后由过错方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款:待处理财产损失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原材料的定义
原材料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它是在生产过程的起点使用的产品。原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态的林产品、矿产品和海产品,如铁矿石和原油。一类是农产品,如粮、棉、油、烟。这类产品的供应商很多,质量也没有区别。因此,在营销中要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矿产品、海产品等天然白色产品,直接销售,配送路线尽量短,成本尽量低。对于农产品,要加强产品的保管,减少流通环节。部分产品还可以通过商业收购网点供应给生产企业。
原材料的类型
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料、辅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原材料按存放地点可分为三类:在途材料、库存材料和委托加工材料。
优势
日常核算可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计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计划成本信息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其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对采购部门绩效的考核;
2.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和监督;
3.有利于评估材料消耗部门的绩效;
4.帮助简化会计程序。
使用计划成本计价适用于:计划成本数据核算比较健全准确,成本计划管理核算有一定基础。
按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的特点是:收发货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总账和明细账。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将调整为实际成本。
以上是“过失人赔偿原材料损失如何写会计分录”的全部回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访问学乐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