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验收入库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2.采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3.材料入库和材料入库如何进行会计分录?更具体地说,
4、原材料入库会计分录
材料验收和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已付、已收、已承兑)/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应付票据(商业汇票)。
货款已支付,商业汇票已开具并承兑,材料尚未到货或验收入库(货款尚未到账)
借:在途物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等。
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货款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单据回执】(未付款到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月末未收到文件的,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下月初,原会计分录将用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红色金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金额)
收到发票账单后: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等。
预付时:
借方:预付款
贷款:银行存款
当材料被接收和接受储存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预付款(一站到底)
补足货款时:
借方:预付账户(实际支付-预付)
贷款:银行存款
原材料分解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是“两套账”形式,核算工作量大,重复性强;
第二,“一套账”的形式也叫“账卡合一”。
收入的会计处理:
1:接收结算凭证,材料入库;
2:结算凭证先行,材料入库;
3.材料要先验货收货,结算凭证后到货(有两种,一种是已知价格,一种是未知价格)。
购买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发票、账单和材料同时到达。简称“单货同时到达”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款: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
发票和账单到了,但是材料还没到。简称“单到”。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
材料到达后,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材料到了,发票和账单没到。简称“到货”。
具体的会计分录有:
借:原材料(暂定评估值)
贷: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下个月初,之前就业的红字就冲回来了:
借:原材料(暂估)(红字冲销)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核销)
等到发票账单来了,然后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
提前采购材料。简称“预付货款购买”。
预付时:
借方:预付账户(预付金额)
贷款: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后: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户(实际应付金额)
货款:
借方:预付帐户(预付款和应付款之间的差额)
贷款:银行存款
多付款的退款: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预付款(预付款和应付款之间的差额)
原材料的定义
原材料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它是在生产过程的起点使用的产品。原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态的林产品、矿产品和海产品,如铁矿石和原油。一类是农产品,如粮、棉、油、烟。这类产品的供应商很多,质量也没有区别。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料、辅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原材料按存放地点可分为三类:在途材料、库存材料和委托加工材料。
环球常春藤友情提示:以上是【采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怎么写?]问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材料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2.材料出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管理费用
贷款:原材料
原材料就是原材料和材料。原材料一般指来自采矿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品;加工品一般指一些加工过的原材料。比如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材料,加工成板材就成了材料。但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原材料和物料的划分并不一定明确,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作为通称。
1.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票据)
2、生产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管理费用
贷款:原材料
3、工资的分配
借: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管理费用
贷款:应付款-工资
4.福利基金的提供
借: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5.支付工资
借:应付款-工资
贷款: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6.平时车间费用
借:制造成本
贷项:库存现金
7.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
贷项:制造费用
8.结转成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9.销售商品
借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0、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11.交税。
借:营业税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12.工厂部门结转费用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管理费
13.发生贷款利息。
支出
借:财务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收入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款:财务费用
14、结转收入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营业收入
产量
非营业收入
贷款:本年利润
15.结转各种费用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运营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销售成本
财务费用
非业务支出
16.缴纳所得税。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结转所得税
借方: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费用
18.结转净利润
利润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利润分配
损失
借:利润分配
贷款:本年利润
注:商业企业只用1、9、10、11、12、13、14、15、16、17、18项,其中18项只在年底做,平时只做1-1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