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准则,无偿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按公允价值入账。
有相关凭证的,凭证所列金额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可以按照凭证所列金额入账。未标明价值或者价值与公允价值存在较大差异,但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有确凿证据的相同或者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应当以名义价格计量。取得时的会计处理:借:无形资产贷:递延收益将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计入当期收益。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征地费、拆迁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是正常建设的必要手续的,应当计入资产成本。
对于房地产企业,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计入‘无形资产’科目,而应计入‘开发成本’科目。一、扩展信息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支付补偿安置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这次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土地使用者必须依法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支付补偿、安置等费用。
二是土地使用者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土地使用者必须依法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第二,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免费的,也就是说,他们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也不用付出任何经济成本。
资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企业接收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转让的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调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以调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包装费、运输费等为基础。)
贷:——资本公积无偿转入固定资产(按转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根据所涉及的账户数量,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借入一笔借款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不包括两个)的会计分录。
扩展数据
会计分录格式
第一:应该是先借后贷,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符号、账户、金额应在借方后面一个空格,表示借方在左边,贷方在右边。
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其中简单分录是借一笔贷款的分录;复合分录有一贷多贷分录、一贷多贷分录和多贷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清晰,一般不宜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多借多贷编制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资源搜狗百科:会计词条
1.企业收到按有关规定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并报有关部门批准时,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按调入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包装费、运输费等。作为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贷:资本公积——无偿转入固定资产(按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银行存款(按已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等。) 2.企业按规定无偿转让固定资产时
扩展资料:根据会计准则,可计入资本公积的信用有四项: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增值、资本折算差额。资本溢价是公司发行的权益债券价格超过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股权溢价是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超过面值的部分。其他资本公积包括可供出售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长期股权投资法下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以外的变动。
增值是指按照法律要求对企业资产进行重估时,高于企业资产账面净值的部分(见)。资本折算差额是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资本的差额。
根据国家财务制度,资本公积只能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国内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发股票的例子。
资本公积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范畴,是我国采用注册资本制造成的。《公司法》等法规规定,资本公积的目的主要是增资,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虽然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加,但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投入的资本结构,反映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从而增加公司股份的流通量,从而激活股价,提高股份的交易量和资金的流动性。另外,对于债权人来说,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最本质的体现,是他们考虑投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权益,还能影响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参考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目前我国仍有不少企业通过行政无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这部分土地使用权早已不在企业账上。
随着土地使用权价值的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权的规范化核算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财务人员认为,如果不将无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账户,实际属于企业的资产(权益)就会脱离账户,违背了会计上全面真实反映企业资产和权益的基本原则,计入无形资产后可以按规定摊销计入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新准则,无偿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按公允价值入账。有相关凭证的,凭证所列金额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可以按照凭证所列金额入账。
未标明价值或者价值与公允价值存在较大差异,但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有确凿证据的相同或者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应当以名义价格计量。
取得时的会计处理:借:无形资产贷:递延收益将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计入当期收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支付的征地费、拆迁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是正常建设的必要手续的,应当计入资产成本。对于房地产企业,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应计入“无形资产”科目,而应计入“开发成本”科目。
企业接受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由政府部门调拨的,属于政府补助,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收到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贷:递延收益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贷:累计折旧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月或按年分配。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贷:出售具有营业外收入的设备时,应同时将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再出售。出售设备借款: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借款:固定资产借款:银行存款借款: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转售递延收入余额借款:递延收入借款:政府补助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者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目前我国政府补贴主要有财政贴息、研发补贴和政策补贴。无偿划转:无偿划转是指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通过行政手段将目标企业的产权无偿转让给收购方的产权重组行为,是当前产权交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模式。
优缺点: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交易成本低、阻力小、速度快、产权整合性强,收购方往往享受当地政府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缺点是容易出现违背企业意愿的行政“牵线搭桥”,让收购方负担沉重。
企业接受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由政府部门调拨的,属于政府补助,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1.收到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贷款;递延收入;2.固定资产折旧贷款:管理费贷款:累计折旧;3.摊销递延收益贷款:递延收益贷款:营业外收入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月或按年摊销;4.出售设备时,应同时转售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出售设备: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银行存款贷款:固定资产清理6。营业外收入转售递延收入余额贷款:递延收入贷款:政府补助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者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目前我国政府补贴主要有财政贴息、研发补贴和政策补贴。无偿划转:无偿划转是指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通过行政手段将目标企业的产权无偿转让给收购方的产权重组行为,是当前产权交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模式。
优缺点: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交易成本低、阻力小、速度快、产权整合性强,收购方往往享受当地政府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缺点是容易出现违背企业意愿的行政“牵线搭桥”,让收购方负担沉重。
目前,《会计准则》没有关于资产转让的明确规定。
根据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制度讲解》(2001)的规定,固定资产按规定无偿调拨或转出的,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增设“无偿调拨固定资产”、“无偿调拨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按规定接收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以调出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已发生的运输、安装费等为基础,作为转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借记“资本公积——无偿转入固定资产(以转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基础)”和“银行存款(以已发生的运输安装费等为基础,)记入。
固定资产按规定无偿调出时,应按固定a的清算处理
如果在无偿划转过程中发生清算费用,则借记“固定资产清算”,贷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按规定无偿调出时,借记“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净金额),贷记“固定资产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