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企业合并怎么写会计分录

2023-03-05 10:32:49深圳会计培训

在合并抵销分录中,第一条将成本法调整为非权益法,第二条抵销权益法,第三条抵销损益。当然还是有很多交易的。先不说内部交易。我就想知道前三者的原理是什么,对单体和合并报表有什么影响。

-2021年12月更新-

可以关注我的系列文章:

k:要快速理解CPA合并报表的底层原理,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可辨认净资产】,等于可辨认资产——可辨认负债。什么是可识别的,什么是不可识别的?

可识别性要求可以分开,单独出售。商誉这种“资产”是不能单独出售的,所以无法识别。你没听说过一个公司只单独卖商誉。其他任何资产和权利都可以从公司中拿出来单独出售,所以都是可以识别的。

可辨认资产-可辨认负债=可辨认净资产。

第二,你需要区分以下几种: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合并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子公司原资产负债表上的账目和数字;例如,子公司单独报表中一项存货的成本为100万,这是其资产的账面价值。

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评估机构和市场认可和评估的公允价值。比如上面的例子,虽然账面价值是100万,但实际市值是120万,所以这120万就是子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在进入母公司合并报表时,按照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进行合并。两者之间的差额应调整为资本公积。

不同控制下长期投资的合并成本(初始投资成本)是合并时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不取决于你购买的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几何。比如上面的例子,子公司资产只有一个存货是100万,它的市值是120万,但是你花了130万买了子公司的股权。这时候你的前期投入成本是130万,而不是120万。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分录为长期借款130万元,银行存款130万元。

第三,这个时候,善意就来了!

我让你花130万买了价值120万的东西。你用多余的钱买了什么?我买的是善意!我喜欢叫它“大钱”,因为明明你买的东西市场价才120万,你却多花了10万。你不是大头吗?这就是商誉,就是你愿意多付给原股东的钱。

关键来了!直接用例子说明合并的过程和商誉的诞生!

我们看看:合并报表前,母公司单独报表:130长期投资,130所有者权益(假设无负债及其他资产)

合并报表前子公司单独报表:存货100万,所有者权益100万(假设无负债及其他资产)。

合并的第一步:简单加法:

资产:长期投资130,存货100万,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0,子公司所有者权益100。

合并第二步:调整子公司资产公允:借20万长期投资,借20万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此时合并报表的资产端:130长期投资,120存货,所有者权益端:130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20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为什么要公平?我问你,你买固定资产的时候,是按照供应商的成本价入账的吗?肯定不是。得按市场价记录吧?

从这上面是可辨认净资产的处理,下面是不可辨认净资产:

合并第三步:母公司长期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产生商誉!

删除130长期投资,删除120子公司所有者

此时合并报表的资产为:120存货,10商誉,130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平,太神奇了,商誉就是这么来的,然后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合并报表净资产要调整为公允价值了,合并报表净资产不等于母公司单独报表长期投资,因为有商誉!

为什么要10个善意?我问你,如果你买一个固定资产,供应商成本100,市场价120,你要花130买,你当然不能按照100的成本来核算,但是你会按照120来核算吗?不要!因为你花了130,你要按照130来核算,而实际上母公司单独报表的长期投资是130,但是到了合并报表,它的构成就分为120净资产和10商誉!

以下为2018年原答案-。

没关系,只是抵消了。

母公司的子公司报表是单独的,但期末要合并。

所以(1)子公司的净资产是母公司的长期投资,所以合并子公司的资产,剔除母公司的长期投资。

但子公司净资产以公允价值列示,母公司长期投资以成本法列示,故先将母公司长期投资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3)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利润,因此被抵销。

举个栗子:

我母公司资产银行存款200元,负债0,所有者权益200。

花100块钱成立全资子公司,100控股。

子公司资产存款100元,负债0元,所有者权益100元。咳咳,那是我们投的100块钱。

两家公司发表声明。

合并前:

资产:

母公司200元:银行存款100元,长期投资100元;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200)

子公司100元,全部是银行存款。所有者权益100

如果直接合并,好像总资产300,所有者权益合计300,负债0。

但是这里有问题。

我一开始明明有200块钱,母公司一年没盈利,只成立了子公司,子公司也没盈利,突然就变300块了!无理取闹!

在这里,我们要理解股权的本质:股权其实就是成员权,有收益权和管理权。说白了就是身份证明,说白了就是一张纸。

所以建立子公司的本质就是我花了100块钱换来了一张纸。

理解了公平的本质后,回到第一个例子:

我左边口袋里有200元,是母公司,口袋里有0元,是还没成立的子公司。

然后从左兜母公司拿出100元,放在右兜公司,发起成立全资子公司右兜。然后右口袋公司写了一张写着“股票”的收据,放回左口袋。

我身上仍然只有200元。

所以在组合报表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代表100元的白纸(股票)拿出来撕掉。因为总体来说,它没有任何价值,只是一张白纸。

这就是合并报表的本质:母公司的长期投资抵消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实质是因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对股票的计量基础不同。

长期投资有控制的,按成本法计量,但子公司市值按公允价值计量。所以可能是右口袋公司盈利了,导致右口袋200块,左口袋的股票纸还是说100块。

那200元的净资产要抵消200元的股票。

所以成本法改权益法的本质就是把写在左口袋股票上的100改成200,然后拿出来撕掉。

内部交易是这样的:

佐豆公司以101的价格将一个成本为1元的产品卖给优豆公司,“赚”了100元。什么屁!如果我们真的能通过这种方式赚钱,那么我们公司每天都会进行内部交易,事实也的确如此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