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到注册资本后,
借入银行存款-50亿港元(52亿人民币)
实收贷款资本5200万元。
2.结汇时
借入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实际人民币数字)
借入财务费用-汇兑损失(贷方来源-借方银行人民币账号)
银行存款-港币账户(港币减去狮岭城际账面汇率)
3.支付陆地旅行费用。如果是房地产公司,记录在相应的工程造价里。如果你不是房地产公司,
借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问题1: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发票如何入账?
回答:
购买固定资产,发票未到,不影响固定资产入账和折旧核算。
1.购买固定资产,货款已支付,发票未收到,但固定资产已验收并投入使用。
(1)固定资产的支付和确认: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扣除的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
注:如果双方的购销合同约定开具普通发票,或者不允许买方抵扣进项税额,则上述会计分录不确认“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而是直接将税费计入“固定资产”。
(2)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注意:如果进项税不能抵扣或收据为普通票,则不需要进行上述会计分录,只需将收到的发票附在上述(1)的会计分录中即可。
2.购入的固定资产尚未付款的,按照购销合同进行估计:
(1)预计进入: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xx
(2)发票付款收据:
借:应付账款-xx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
注:如果收据为普通票或进项不能抵扣,则按含税金额估算;付款时不需要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问题2: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取得发票后如何计提折旧?
回答:
对于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处理后,将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2010〕79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未结清工程款、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约定的金额纳入固定资产计税依据,待取得发票后进行调整。但是,调整应当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问题三:我单位取得的长途客运手撕票能否抵扣进项税?
回答: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六条规定,允许纳税人购买国内旅客运输服务,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
(一)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暂按以下规定确定进项税额:
1.如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则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2.如取得附有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旅行行程单,其进项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航空客运进项税=(票价燃油附加费)(1 9)9
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的进项税是针对具有乘客身份信息的火车票而获得的:
铁路客运进项税=票面价值(1 9)9
4.如取得带有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应按以下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票面价值(1 ^ 3)3
根据上述规定,由于长途客运手撕发票不属于实名制发票,也没有标明旅客的身份信息,因此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受雇或者受雇有关的所得。
根据《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第十九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属于依附性的个人劳动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工作取得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能、提供各种服务所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就业与被就业的关系,而后者没有。
因此,判断劳务报酬所得的关键词是“独立”和“非从业”,而工资薪金所得的关键词是“非独立”和“从业”。通常,劳动报酬是独立的个人从事自由职业所获得的收入。
既然是“员工”,就说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或雇佣关系。虽然针对不同的项目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取得劳务报酬,但由于“雇佣关系”,仍需将全部报酬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比如某公司是某工厂的生产工人,当月拿的是计件工资。那个月,工厂因为他推荐了几个老乡入职,按照成功工人的数量给500元/人。虽然某公司取得了不同项目的劳务报酬,但由于与工厂的“雇佣”关系,对于两种报酬都需要按照“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问题5: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认可可以加减R & ampd费用,对吧?
回答: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规定,企业的下列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和国家鼓励的其他就业人员支付的工资。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可以享受研发费用扣除;d费用,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无关。非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只要研究开发费用符合税法规定,均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你可以享受R & amp增加和扣除的费用。详见《财政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等规定。
获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格的好处:2018年1月1日起,允许当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格(以下统称资格)的企业弥补资格年度前5年未弥补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政策基础: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的通知》税〔2018〕76号)
2.《关于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弥补年限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2018年第45号公告)
问题6:境内企业收到境外公司汇款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境内企业从香港关联公司取得收入,但由于与关联公司往来频繁,收付款项记入应付账款。有必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回答:
企业会计和税务处理需要正确区分应纳税所得额和债权债务。如果是债务,应该有借款合同。
无论企业收到的是国内的钱还是海外的钱,都需要正确区分钱的性质,不能混淆,也不能故意混淆。
问题7:如何通俗地解释会计中的权责发生制和结转,以实例为最佳?
回答:
这个问题对于有一些实际会计经验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没有实际经验的人来说就很重要了。
计提——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提取”,两个字的简洁表述。
计算的意义无论是学过会计知识的,还是从事会计实践的,都应该很清楚,因为我们从小学一年级数学就开始学习计算了
提取——的意思需要一点会计知识才能理解。会计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通常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清算期企业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比如企业有一笔银行贷款,约定的利息每季度归还一次,那么在不归还利息的另外两个月,为了保证会计利润的准确性,就需要计提应该支付的利息。这时,计算本月应付利息,然后在账户中记录一笔财务费用和应付利息——的过程,就叫预提。因为只是计算,没有实际支付,所以叫提取费(成本)。
结转——简单来说就是“结束流通”,两个字的简洁表述。
在会计中,为了将性质相同的经济事项进行分组,设置了许多会计科目。
不同的会计科目代表不同的经济含义。
但是,经济活动是不断发展的,不是静止的。因此,当经济活动发生变化时,我们的会计会“终止”对该经济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的确认,如“银行存款”已经使用,则减少(终止其价值的确认);经济活动发生变化后,产生新的经济项目,通过新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确认。比如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会计会确认“原材料”,“银行存款”的经济价值会“转入”到“原材料”中。
比如企业购买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可能成为新产品。会计必须反映这种经济业务活动的变化,所以会计需要把“原材料”变成“生产成本”,最后把“生产成本”变成“产成品”。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会计科目在变化,实物形态也在变化,但价值也在随着变化流向一个环节。因此,会计需要“终结”原材料的确认,将原材料的价值“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当生产结束时,它还需要将价值“转移”到最终的成品上。
问题8:收到的发票税率与合同约定的税率不一致。我该怎么办?
我想问一下,某单位开具的发票税率与合同不符,我对发票进行了认证。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回答:
只要发票开出的税率符合税法规定就没有问题。合同中签订的税率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签订合同的税率是肯定的;
签订合同后,国家调整了税率。
如果实际发票税率与合同约定的税率不一致,特别是税率低于合同约定的税率,对于发票接受方来说,如果一般纳税人的利益受到损失,通常由双方协商解决。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
东莞会计培训
、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