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把已经报销进流水账的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会计不签收,正常吗?谢谢你
不正常。
一般情况下,会计先做凭证,出纳根据凭证付款,登记现金/银行日期。因为审核报销凭证是会计的职责,如果出纳先给会计付款,再做账,会计遇到不合格单据就很被动。
拒绝签收得罪了收银员,签收了责任太大,很难补救。
月末结账,如果没有原始凭证,可以准备一张预估金额的凭证,下月初核销。收到原始凭证后,进行入账。
1财务会计
机制凭证出现时没有原始凭证。
没有更正错帐的原始凭证。
你的补充质询
签合同也是经济业务。没有原始文件。
企业的经济业务范围很广!
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网银最终会从银行拿到回单。支付成功后,可以随时打印出支付凭证暂时留存,然后与银行核对,制作原始凭证。
会计不能做假账,但要了解做假账的做法,防范做假账的风险。做假账的常见方法有:
一、涂改、毁损账簿
通过类似涂改凭证的方法篡改相关账册,还有人故意制造事故,造成账册被意外销毁的假象,以掩盖违法行为。
第二,不按规定
在入账过程中,他随意变更业务,故意使用账户,使借贷科目发生,混淆了业务的对应关系,掩盖了其违法违纪的意图。
第三,不当损失
做假账,就是利用往来账户和结算账户,将经济业务挂在账户上而不是清算到位,或者将相关资金挂在往来账户上,待时机成熟再归还到账户上,达到‘缓冲’、息事宁人、隐瞒真相的目的。
第四,收入不入账。
这种现象主要是指会计人员隐瞒收入,不报账,不上交公家私用。主要手段有:
1 .用于罚款、管理费和上级经费等。不交账,不上交,私自扣留。
2.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取的现金回扣和银行存款,按应收账款长期借记、挪用或贪污。
3.在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特别是销售表外废旧物资时,要采取少定价、不开发票、不入账的方式直接侵吞。
4.在一些商业零售和服务企业,由于不是每笔业务都开发票,票面金额可能小于实收金额,柜台人员按票面金额申报收入,侵吞差额。
动词(verb的缩写)结账时弄虚作假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公司在结账和编制报表的过程中,故意增加或减少更多的信息,虚假列示账面金额,或者故意调整账面信息,以便人为地使账目更加均匀,从而达到非法目的。
6.不一致的账目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账簿之间存在一定的勾对关系,如总账和明细账的余额相等,余额方向相同;所有资产的总分类账余额必须等于负债和权益总额。在一些单位,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债权债务长期不清,加上会计人员对国家法规的学习和了解不准确,账实不符的现象十分严重。
七。帐证不符
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一切会计记录都是根据会计凭证进行登记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应当完全一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并不一致
缴纳的所得税是预缴的,年底汇算清缴时会调整。只是做一个纳税申报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通信费用报销
管理人员的通讯费用是否计入管理费用;
如果是销售人员,沟通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一方面,会计最根本的是真实反映实际经济业务。如果会计和出纳是原始凭证对应业务的经办人,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签字。比如安排这两个岗位的人员外出办理业务,填写差旅费报销单时,启动者和管理者都是会计或出纳本人,他们要么签字,要么作弊。
另一方面,在既定的业务流程设计下,会计和出纳分别负责审核原始凭证,在此过程中要求他们在原始凭证上签字或盖章。比如公司安排会计岗,审批前对各种费用报销的发票真实性进行审核,对审核无误的发票签字或盖章确认;公司设置了收款出纳和付款出纳两个岗位。在办理收付业务的过程中,要求两位出纳在各自的业务单据(收款单据、付款单据、应付单据、应收单据等)上签字或盖章。)来证明是自己处理的,方便事后界定业务和责任。
1.如果凭单不是由出纳员制作的,那么出纳员不应该在凭单上签字。
2.一般由出纳在收付凭证上加盖“已付”、“已收”或“已收”、“已付”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