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计工资(应付工资)借:制造费用-工资(生产人员)
管理费用-工资(行政人员)
销售费用-工资(销售人员)
贷款:应付款-工资
2.提取企业缴纳的五险一贷:制造费用(生产人员)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贷款: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3.发工资时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工资)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已发工资)
其他应付款-养老金/医疗等。(预扣和汇出金额)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代扣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金额)
4.实际支付的借方: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会计分录格式:
第一:应该是先借后贷,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符号、账户、金额应在借方后面一个空格,表示借方在左边,贷方在右边。
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其中简单分录是借一笔贷款的分录;复合分录有一贷多贷分录、一贷多贷分录和多贷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科目对应关系清晰,一般不宜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布森呼吁更多贷款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凭证来实现的,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在会计核算中,无论发生何种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录前按照规则填制凭证,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记账和事后核对。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