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理解一下:“其他应付款”的“借”代表其他应付款的增加,“借”代表其他应付款的减少。2.第一步是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工资-应付职工薪酬;借:应付工资——应付职工工资贷:现金中其他应付款——代扣——养老保险基金个人承担部分第三步缴纳社保费用;借:其他应付款——预提款——养老保险基金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企业支付的部分,支付后可直接计入管理费,也可提取后支付,然后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企业承担部分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支付后应支付的社保费用;借:其他应付款——企业应付社会保险费:银行存款。
社保首先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户,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部分:借款:管理费用-社会保险(单位)
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各项保险(单位)
个人部分:借:应付款-应付款。
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各项保险(个人)
银行预扣: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保险(公司)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保险(个人)
贷款:银行存款
扩展数据:
保费如何计算: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这个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
各地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数据挂钩。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1月至12月全部工资收入的月平均额确定。每年确定一次,确定后一年内不会改变。申报调整社保基数的时间一般在7月份。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一半作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申报核定。
2.支付比率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率。在中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的征收率没有具体规定。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我们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参考:百度百科——社会保险
用职工的缴费基数乘以养老、医疗、失业(个人需要缴纳这三种)的比例,注意职工的户籍性质,因为城市和农村的失业保险缴纳是不一样的。然后做一个个人总计。
工资和社保的相关分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领取工资和社会保障时:
借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确定)
贷款: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员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由公司支付)
第二步:支付工资分录:
借:应付款-工资
贷款: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收款-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
缴纳社保和个税时的分录:借:应付职工工资-社保费用(公司缴纳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抵销分录:借方:红字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款: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障费
楼上的答案不正确,
首先要确定个人定位:工人计入生产成本,销售计入销售成本,车间管理计入制造成本,其他计入管理成本。
二、不能贷记: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
应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只有法定公出和个人自费的才能纳入社会保险)。
第三,能不能扣,要看情况。如果在14 quot
其实要做两个分录,一个是代扣代缴个人的社保部分,一个是把福利以福利的形式发放给个人,金额与个人相同。
使用一楼入口的,视为为了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对未缴纳部分处以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对偷税者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