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借贷如何划分?以下是薛的相关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什么是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列明每笔经济业务应借入和借出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由三个要素组成:借贷方向、对应科目及其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即借入一笔贷款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贷多贷、一贷多贷、多贷多贷的会计分录。
二、会计分录如何划分?
会计分录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账户记录的经济性质。通常,资产、成本和费用账户的增加记为“借方”,减少记为“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账户的增加记为“贷方”,减少记为“借方”。
1.借款的方向通常在会计分类中根据情况定义为“借入”或“借出”。
(1)当账户属于资金所有者时,此时账户:资产/费用意味着资产增加,负债减少,则记“借方”和-贷方。
(2)当会计科目属于资本时,学习是好的。此时的会计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是指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入账,所以记“贷”和“借”。
2.把“资本占有主体”想象成“自我”;把“资金主体”想象成别人。
3.借方和贷方只是符号,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
(1)正常情况下,借方是资金流出方,贷方是资金流入方。
(2)根据公式
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公式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资产=债务利润资本。
公式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费用=债务收入资本
(3)对于公式、、,左边的项目(资产和费用科目)加到借方,右边的项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和收入)加到贷方。相反,左侧性质的项目记为贷项,右侧性质的项目记为借项。
(4)记账是记录一个事物的两面,所以必须有借贷,而且借贷必须相等,也就是余额。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借贷如何划分?】所有,想了解更多初级会计知识的同学,欢迎直接去学乐家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