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还在继续。随着美国对中兴的制裁,战争进入了新的季节。与此同时,国内芯片股集体高潮。
其实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我们甩了一个中兴,几千万个华为站出来,那我们就盈利了。另一方面,如果中兴倒闭了,中国整个通信行业都会烟消云散,可见我们的星辰大海完全是纸上谈兵。
好在中兴的锅只需要自己背。
虽然中国的芯片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有15年的差距。
想想看,现在能设计生产2003年的芯片,已经够刺激了。
我最近接受了一个观点,你必须有东西,对方才能便宜卖给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芯片技术就是这样一种产品。
上图是最近广为流传的国产芯片替代率图。这张图真的打到了一些爱国少年的脸上,他们嚣张到要打美国,踢日本。
在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差距也很明显。老人“韬光养晦”的策略,其实现在同样适用。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去做世界老大或者世界老二。
不过国内市场份额虽然是0,但是这里的0是四舍五入的,也就是小于0.5就是0。
其实像DSP,DRAM,NAND FLASH,我们都有产品,但是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这么小的市场份额有意义吗?
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些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别人便宜卖给我们。一旦卖不出去,我们可以自己买。
虽然质量和准确度有差距,但是可以灵活使用吧?
于是芯片股飙升。
最近三星涨了好几年的内存芯片开始降价了。我正准备囤几个,留着几年后做别墅用,可是马上就要亏了。
为什么?
因为紫色内存芯片即将量产
嗯,淘宝已经有了。
所以我们可以买便宜的三星内存条。
由此看来,以紫光国鑫为首的国产芯片崛起并不为过。
但是,每次概念股的喧嚣背后,难免会有一些碰瓷。
比如有一只叫纳斯达的鸟,它很快乐。
当然也不是完全碰瓷。国家半导体基金持有4股。我详细介绍过大基金持有的8只股票,都是有故事的。
Nastar是国家扶持的对象。但实际上是做打印机的,尤其是墨盒。所谓芯片概念,只是它做的打印机墨盒的芯片。虽然墨盒芯片的技术含量不算太低,但是和中兴用的芯片比起来,差的几乎不是一点。
以2017年半年报为例。从收入构成来看,主营业务是打印业务。
2018年2月28日,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53,191.51万元,同比增长27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172.78万元,同比增长15,892.8。
性能提升了15倍以上,还不错!
有概念,有业绩,有优质的价值投资!
那么,公司业绩为什么增长这么多?打印机墨盒涨价了?
业绩报告中隐藏着一句话: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2017年12月通过的税改法案对利盟有正面影响。利盟根据拟议的税收政策对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以反映税率和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而大幅减少了2017年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并相应增加了净利润。
原来是川普送的礼物。
利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之一。近年来,它一直管理不善。兼容墨盒的纳斯达,高价买下利盟,业内肯定是感慨万千。
在Nastar 20的年报中,商誉高达188亿,其中利盟的商誉为187.6亿。
我常说商誉是不健康的资产,尤其是利盟这种盈利能力堪忧的企业。
善意是怎么产生的?
2006年以前,我做会计的时候,商誉还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后来,一些企业通过商誉“获利”。2006年会计准则修订后,商誉与无形资产分开列示,不允许转回,不允许增值,不允许摊销。仅允许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并在确认减值后进行会计处理。
换句话说,理论上商誉只有在实际减值的情况下才会减少。
这样看来,这个东西就是为减损而生的。
由于公司2017年年报还没出,我只能看三季度季报。
发现商誉余额不足48亿元。会不会是计提了减值准备?
我很快查了一下资料。是的,确实计提了48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按理说,应该会影响目前48亿元的净利润。在减少48亿利润的情况下,实现150倍的利润增长,这是一个奇迹。
但利润表中没有计提48亿的减值准备。
仔细研究,原来48亿减值准备是在合并前处理的!
为了提前处理48亿减值准备,利盟先拆分成两家公司,然后利盟合并反映减值准备。当Nastar合并时,利盟是处理减值准备金的公司,它也获得了投资收益。
谁说财务人员不能盈利?那是你从未见过的世界。
当然,如果你认为48亿就是全部,那你就低估了Nastar的会计。
2018年2月23日,纳仕达发布深交所问询函回复,就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调整问题进行了解答:利盟按照下推式会计方法,于2017年11月合并购买日减少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均减少约2.9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亿元),本次调整不影响2017年当期损益。
什么?商誉可以直接降低?
我刚才说什么了?会计准则在2006年堵住了这个洞!
但是,有一个特例:推下核算法。
什么是下推会计?
下推式会计是指会计主体根据购买该主体有表决权的股份的交易,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重新确立会计和报告基础的行为。也就是说,对收购公司在合并时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并下推到被收购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中。
你什么意思?
说实话,做了10年合并报表,我从没见过这种神奇的操作。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你的合并企业可以按照你的标准运作,涉及公允价值调整的就按照你的方式运作。利盟是美国企业,所以可以用美国会计准则调整。
18亿商誉的调整不会影响利润!
给Nasda的会计团队挂个大红花。
又来了,谁说财务人员不创造价值!
2018年3月30日,Nastar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宣布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实现扭亏为盈。
1.除了利盟在美国的业务,原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和打印机耗材业务。2018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加3,000万元至6,000万元。该业务模块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2018年第一季度,利盟在美国的打印机业务预计实现净利润-1亿至-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300万至-1.9亿元),该业务的税前利润预计较去年同期可比口径减少约5000万至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亿至-4.9亿元)(剔除存货评估增值转售成本的影响)。
3.利盟在2017年第一季度消化了因并购产生的存货评估增值转售成本,本期无相关影响。
4.公司第一季度的融资额
但是,性能再好,毕竟是打印机厂商。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欢迎咨询我。
诗歌和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