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留底税额转退税会计分录

2023-03-10 12:51:38深圳会计培训

前两天,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大规模退税政策。具体政策可以在我的主页上找到。今天,我想和你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退税如何处理,一个是退税政策是否属于税收优惠。

留抵退税的会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销项税大于进项税,即销售金额大于进货金额,那么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就是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

企业在发展初期或产品开发阶段,由于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的过度投入,企业的进项税可能大于销售税,投入大于产出的部分为免税额,可以留到下期抵扣。如果免税额长期积累,没有足够的产量抵扣,企业的这部分免税额就相当于一直被财政占用。现在退税政策出台,企业的现金流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留存退税的是税务机关占用的企业资金。说到底还是企业自己的钱。现在只是税务部门把这部分企业自己的钱推给企业。所以企业收到这部分钱,就应该抵扣进项税或者转出。

因此,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退税的增值税贷项

贷:应交税费为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当收到退税时,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其他应收款-增值税贷项和退税

免税额是税收优惠吗?

其实从上面的会计分录可以看出,退税其实是企业自己的投入或者企业自己的钱,并不是国家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企业。因此,退税退回的钱不是企业收入,不能计入营业外收入,与企业享受按需退税、先退(还)款的政策完全不同。

以企业的立即收回政策为例,会计分录如下:

按要求提取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即期退税

贷款: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收到的退税: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其他应收款-即期退税

这里可以看到,按需退税计入营业外收入,是企业的一项额外收入,属于政府补贴,而不是企业拿回自有资金。

退税可以和按需退税同时享受吗?

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在此退税政策中,第十条表述为:

10.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退税的纳税人,不得再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纳税人可申请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全部退税后,按规定实行先征后退(退税)。

自2019年4月1日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退税)政策的纳税人,可在2022年10月31日前将已退税款全部征退后,按规定申请退税。

我们可以看到,在政策层面,企业是不允许同时享受留税退税、按需退税、按需退(退)税的,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享受。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判断,选择最有力度的政策让自己享受。保留税退税的会计分录

当增值税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时,不足部分可结转下期进一步抵扣。结转下期进一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增值税留抵。国家特别规定应结转下期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为增值税留抵退税。显然,增值税免税额的退还不是一个政府行为

所有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输电、供电)的电网企业。

所以对于退还增值税免税额的会计处理,是这样的。

1.进项税

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

2.销项税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结转下期免税额或免税的会计处理?

答案:第一种情况,会计分录:

借:领取9万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国内货物出口退税)4万元。

贷款应交税费33,360-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0。

在第二种情况下,会计分录:

借:领取13万出口退税。

贷款应交税费33,360-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0。

剔除当月退税金额,还有一万元的残税,这一万元不需要任何处理。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不需要做最后的结转,只需要做上面的分录即可。下月申报纳税时,在主表中填写本月应收出口退税金额即可。

保留税退税的会计分录。通过乐嘉的学习,我们已经回答了留抵税退税如何记账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窗口和有经验的会计沟通。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