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提升内控监管的税法实践——构筑财务“防火墙”。文章为您详细介绍了会计从业人员和工作学习过程中提升内控监管——构建财务“防火墙”的相关财税知识,或许只能帮助您解决提升内控监管——构建财务“防火墙”的财税实际问题。
升级内控监管——筑牢财务“防火墙”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也不用担心。来看看会计实务网整理的相关知识吧。
为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济南财政认真开展内控体系建设,以查找和防范党风廉政风险点为主线,积极建立“升级版”内控机制,打造了党风廉政建设、内部控制、绩效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突出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和防范。领域的廉政建设有赖于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有效结合。其中,内部控制体系解决财务内部运行中风险点的发现和防范问题,绩效管理机制解决部门和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中风险点的发现和防范问题。“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从财政工作顶层设计的角度,抓住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以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和防控为主线,将财政当前面临的三项重要任务有效衔接、紧密联系、有机整合,展现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从资金量大面广的教育专项资金入手。为从源头上加强教育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真正实现了专项资金由事后监督为主的管理向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转变。济南市市级教育专项资金与预算编制、绩效目标、预算执行和结余结转资金挂钩,实行绩效目标跟踪监控管理,设立“出口”和“进口”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备选制。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定期绩效跟踪评价,建立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的专项资金项目“退补”机制,解决和纠正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专项资金整体绩效的提高。同时,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细则”理念贯穿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实现了预算管理的“新常态”。
目前,济南财政已经批复了专项教育经费和部门预算的绩效目标。通过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项目跟踪评估,完善专项教育经费项目库和备选项目库,储备专项教育项目,编制20个部门预算和三年中期财务计划;建立和完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这就是《升级内控监管---筑财政“防火墙”》在税法实践中的全部情况。会计行业的朋友,无论是在工作过程中,还是在学习评价中,遇到与“提升内控监管——筑牢财政“防火墙”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