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会计分录放在哪里

2023-03-11 10:31:37深圳会计培训

以下文字资料由(薛)薛为大家收集整理发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快速了解一下吧!

《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盈余公积的提取就是只要有利润就提取。根据提取依据的不同,一般盈余公积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前者依据国家或行政法规(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制企业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者由企业自行提取(主要由公司制企业根据股东会决议提取)。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或者增加资本。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公益金是不需要提取的。只要有利润就提取盈余公积。一般来说,盈余公积按提取依据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前者依据国家或行政法规(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制企业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者由企业自行提取(主要由公司制企业根据股东会决议提取)。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或者增加资本。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应当提取盈余公积金额。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公益金,按公益金数额提取。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公益金

企业提取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时,

借:盈余公积-公益金

贷款: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当期按时弥补的亏损金额。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商品: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增

企业用提取的盈余公积增资时,应当按照批准的数额进行增资。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贷款:实收资本或股本

企业将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时,应当按照资本转增前实收资本结构的比例,将盈余公积转增股本的金额计入各所有者投资总账中“实收资本”科目下,相应增加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

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会计处理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何盈余公积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任何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三)提取公益金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公益金(提取比例为5%至10%)

贷款:盈余公积-公益金

(4)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贷:利润分配-弥补亏损的盈余公积

(五)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资本化

贷款: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转增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

1.借方:本年利润80万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万元。

2.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0,000元。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80,000元。

借:利润分配-任意盈余公积40,000元

贷: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0,000元。

3.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30万元。

贷款:应付利润30万元。

4.借方:资本公积2000打0。

贷款:实收资本20万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作为利润分配科目下的二级科目,反映公司利润减少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法定盈余公积是一种

1.可以,盈余公积的提取放在公司自己的账户,在“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核算;

《公司法》规定:

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当累计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绘图时,本年净利润为*10。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结转

借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款: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弥补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亏损发生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当亏损在五年内仍不足以弥补时,应当用以后实现的所得税后利润弥补。

(2)转增资本(股本)。企业提取的累计盈余公积数额较大时,盈余公积可以转增资本(股本),但须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股本)后,留存的盈余公积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3)派发现金红利。在特殊情况下,当企业累计盈余公积比较大,但未分配利润比较小时,为了维护企业形象,给投资者合理回报,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利润或股利。因为盈余公积本质上是收入形成的,属于资本增值部分。

必须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之所以“法定”是必须的,企业没有选择的权利。“任意盈余公积”能不能计提,这个企业有选择权。

利润分配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其余可参与利润分配。因此,无论是分配还是不分配,都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比例为10,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是税法允许的。况且“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基数是净利润,所得税已经缴纳。

利润形成后的程序:

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净利润-转增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公积金-利润分配

法定盈余公积金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必须提取的储备基金。弥补亏损后,按当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必须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之所以“法定”是必须的,企业没有选择的权利。“任意盈余公积”能不能计提,这个企业有选择权。

利润分配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其余可参与利润分配。因此,无论是分配还是不分配,都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比例为10,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是税法允许的。况且“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基数是净利润,所得税已经缴纳。

利润形成后的程序:

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净利润-转增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公积金-利润分配

第二* * *没错。只是一点小小的改变。

借方: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款: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