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企业采购商品时,实收金额大于应收金额,这就是盈余。那么,企业超量采购商品,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
外购商品剩余的会计处理
企业购入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溢余,则按免税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失溢余”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行销售。
商品自然溢出的,应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供方多付的,双方协商同意为需方补足货物的,应当支付价款和税款,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作为需方的账户处理。
库存短缺会计分录
批准前:
借:未决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贷款: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
批准后:
属于正常损失、经营不善造成的一般损失和扣除其他科目后的净损失:
借:管理费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益
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益
因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非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有一种情况是剩余材料被放入仓库:
借:原材料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什么是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属于资产账户。核算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认定的各类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