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太了解承租人如何做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牛掌。com再次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解决你此时的困惑!
承租人如何进行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
答案:1。经营租赁会计的会计原则:
1.承租人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1)经营租赁中,承租人出租资产以满足经营的临时需要,不涉及主要资产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也不具有购买租赁资产的特殊权利。因此,承租人的租赁资产不能作为本金资产入账,他们只需按期支付租金即可。
(2)支付的租金一般应在租赁期内均衡计入费用。
二、承租人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原则:
1.为经营目的租入的资产不视为自有资产,不计入资产账户,不计提折旧。
2.租赁费用直接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3.租入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列为当期费用。
承租人负担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计入各期费用。租赁期不足一年的,记入“待摊费用”科目,租赁期超过一年的,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三、租金或押金分为以下不同情况:
1.定期付房租。
根据租赁合同的规定,承租人支付一定期限(如月、季、半年或年)的固定金额的租金,或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如使用租赁设备生产的产品的销售提成率)计算租金。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将实际支付或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的租金确认为租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预付租金或押金
有时租赁合同可能规定承租人应预付一笔钱,这笔钱可能有三种用途:
作为预付租金,用于冲抵最后一期或几期的租金;
作为预付租金,用于支付定期支付的租金之外的额外租金;
作为承租方履约保证金(或称保证金),在租赁期满时全额退还。
三种不同情况的会计处理如下:
在第一种情况下,付款被记录为“预付租金”,并在支付时转入“租赁费用”;第二种情况,应先记为“预付租金”,然后在租赁期内分期摊销;第三种情况,款项应记入“应收存款”(可归入“其他应收款”),收回时按原分录转回。
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角色不同
融资租赁可以使企业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避免企业因资金不足而放过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经营租赁使企业能够有选择地租赁企业急需但又不想拥有的资产。特别是技术水平高、更新换代快的设备更适合经营租赁。
2.这两种判断方法是不同的。
融资租赁的本质是转移所有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从某种意义上说,融资租赁本质上是一种灵活的分期购买固定资产的方式,但比直接购买要高得多。
而经营性租赁则不同,只转让资产的使用权,而不转让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仍然属于出租方。租赁企业只按合同约定支付相关费用,租赁期届满租赁资产由租赁企业返还给出租人。
3.不同的租赁程序。
经营租赁的设备由租赁公司根据市场需要选择,然后寻找租赁企业,而融资租赁的设备由租赁企业采购或由租赁企业直接从制造商或卖方处选择。
4.租赁期限不同
经营租赁期短于资产的有效使用期,而经营租赁期短于资产的有效使用期
经营租赁到期后,租赁资产由租赁公司收回,而融资租赁到期后,企业可以保留,并以很少的“名义价格”(相当于设备残值的市场价格)进行购买。
7.租赁的本质是不同的。
经营租赁本质上是不转移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而融资租赁的本质是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
以上是关于承租人如何进行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更多会计分录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牛掌。com。承租人的会计分录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1。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2.资产使用权的初始计量;3.租赁负债的后续计量;4.使用权资产的后续计量,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租赁负债应当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款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确定应计入租赁负债的相关支付项目是计量租赁负债的关键。
(1)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确认租赁负债,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使用权(未付租赁付款的现值)
租赁负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未支付的租赁付款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未付租赁付款)
(2)承租人在租赁期内确认各期利息时,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利息费用
贷:租赁债务——未确认融资费用。
(3)承租人支付租赁款时,会计分录为: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金额
贷款:银行存款
资产使用权是指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按照成本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初始计量。
(1)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确认对资产的使用权,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使用权(未付租赁付款的现值)
租赁负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未支付的租赁付款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未付租赁付款)
(2)承租人确认在租赁期开始日之前支付租赁付款金额(扣除已享受的租赁奖励)时,会计分录为:
借:使用资产的权利
贷款:预付款
(3)承租人确认初始发生的直接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
贷款:银行存款
(四)承租人应按拆除租赁资产、恢复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使租赁资产恢复到租赁合同约定状态的预计费用的现值,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借:使用资产的权利
贷款:估计负债
(1)租赁期开始后,租赁负债增加时,会计分录为:
借:使用资产的权利(租赁付款现值的增加)
租赁债务——未确认融资费用(租赁付款现值增加额与租赁付款增加额的差额)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租赁付款增加)
(2)租赁期开始后,租赁负债减少时,会计分录为: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租赁付款减少)
租赁债务——未确认融资费用(租赁付款现值减少额与租赁付款减少额的差额)
贷款:资产使用权(租赁付款现值的减少)
如果资产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已经减为零,会计分录为:
借:租赁债务——租赁付款(租赁付款将进一步减少)
贷款:运营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研发费用;支出等。(需要进一步减少的租赁付款现值)。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待进一步减少的租赁付款的现值与待进一步减少的租赁付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3)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范围缩小或租赁期限缩短,会计分录为:
借方:租赁债务——租赁付款(按相应比例缩小或缩短)
积云
贷:租赁债务——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方、贷方余额借记或贷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1)确认使用权资产的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费用等。(根据使用权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贷:使用权资产的累计折旧
(2)资产使用权减值,会计分录为: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资产使用权减值准备
(3)企业将资产使用权转租形成融资租赁时,会计分录为:
借方:应收融资租赁款
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资产使用权减值准备
贷款:资产使用权
借方、贷方余额借记或贷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