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益准则和旧计量方法按业绩进度使用的产出法和投入法有哪些具体区别?会对企业当期收入的确认产生很大影响吗?希望大神们能举例回答,谢谢。
与旧的完工百分比法相比,新收益准则的产出法和投入法所涵盖的具体计算方法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新准则的输出方法和输入方法更像是旧完工百分比法的丰富和细化,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不同的分类方法
旧的完成百分比法直接分为如图左图所示的三类,属于列举式分类,而新的收益准则根据提供给客户的价值和履行合同投入的成本分为产出法和投入法,属于思维分类,即给出两个大筐,符合产出和投入思路的可以归入一个大筐。输出方法和输入方法又分为几个小类,所以旧的完成百分比法中的三个大类可以对应输出方法和输入方法中的小类。比如旧完工百分比法第一类接近于输入法中实际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旧完工百分比法第二类类似于输入法中工时和时间进度的比例计算或输出法中时间进度的计算,旧完工百分比法第三类与输出法中实际测量的完工进度法一致。
2.方法的丰富程度不同。
如前所述,旧完工百分比法的分类方法相对僵化和固化,新准则的分类更具导向性和灵活性。不会因为实践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衡量绩效进度的方法而无法使用,但仍然可以按照提供价值和投入成本的思路,放入产出法或输入法的大篮子里。新收益准则的投入法和产出法涵盖了更多企业实践中衡量业绩进度的方法,如里程碑法,用项目中的关键阶段节点代替进度衡量。因为关键阶段节点可以从客户那里得到一些确认程序,确认履约进度的外部证据更加充分,类似于简化版的旧完工百分比法。可以使用的计量方法越丰富,各种业务选择更适合的计量方法的机会就越多。
3.计算的准确度是不同的
输入法中的新准则特别规定了已发生成本的调整,可能会使企业测算的完工进度不准确,因此在计算时应予以剔除。这些规定是对旧完工百分比法的细化,使测算的完工进度能更好地反映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比如小明负责房屋装修,发生了10万元的费用,其中包括为业主购买的超冷热水器的成本价6万元。本热水器经业主验货签收后,方可用于装修安装。装修总费用预计20万,合同总价30万。
旧的完成百分比法计算的进度是10/20=50,收入=30 * 0.5=15万元,成本=20 * 0.5=10万元。
输入法计算的进度是(10-6)/20=20,收入=30 * 0.26=12万元,成本=20 * 0.26=10万元。
上述案例中的热水器虽属于装修工程的一部分,但并非小明生产,小明只是代为购买和安装,不构成单一履行义务。由于该金额在合同总金额中所占比例较高,如果将其纳入进度计算,会使项目进度脱离实际,因此将其排除更为合理。
参考资料:
[1]北京证监局课题组。北京市完工百分比法的调查与新收入标准应用的思考[J].与会计,201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