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的经济业务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坏账,坏账涉及个人,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他们很多人年龄都不短了,既有业务原因,也有个人原因。要定期及时清理这一块,分类识别,核实借款原因、时间、金额等信息,督促其偿还,减少对财政资金的占用。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收不回来的,如政策、行政命令安排的资金损失,债务人破产、失踪、死亡等。并可按程序提交核查;有些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比如会计核算,收债不及时等。我们采用会计调整和催款扣款的方法进行处理。
很多会计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态度,或者不想得罪人,嫌麻烦。他们不让个人长期占用公款,对坏账的基本情况一无所知。这确实不合适,但他们还是需要一点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接手后,他们要理清来龙去脉。
有的会计有时看到个人欠的金额不大,可能几十到几百,就擅自把账核销了。这是正确的做法。国有资产不能随意核销,必须按程序操作。一般按财政部门规定的审批权限报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处置。审批后才能核销,不能随意行动。具体可以学习财政部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或者咨询相关部门。
对于单位员工的欠款,可以根据年龄、金额、借款原因等进行口头和当面告知。对不及时报销或长期欠钱的,要督促其报销或偿还债务。不还的,经单位集体研究,从工资中扣除。除特殊原因外,员工死亡或失踪确实无法恢复的,可按流程审批后报财务部门核实。
如下图,海南省某单位干部欠款3000元,已经去世,确实无法收回。请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核销申请报告和处置申请表,经批准后核销。
会计技术造成的账户损失,可自行对账,并附说明,为人员理解提供依据。
在核实的基础上,因调动、零星工程服务预借等原因对外来人员进行口头和当面通知,并及时归还欠款。
单位应当在每年年末对预付款项进行全面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款项已不符合预付款项的性质,或者因供应商破产、撤销等原因可能无法收到已采购的商品和服务的,应当先转入其他应收款,再按规定处理。预付款项账面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时,借:其他应收款借:预付款项。
会计处理
财务部门审批核销后,单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不同。大家要注意,行政单位不使用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坏账批准后,采用直接核销法。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超过规定期限并确认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按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后予以核销。已核销的其他应收款应记入备查簿。
1.批准的验证
财务会计
借:资产处置费
贷款:其他应收款
预算会计不处理它
2.已核销的其他应收款在以后期间收回的,应当确定收回金额。
的
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收回后不需要上缴国库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可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个别认定法计提,计提方法和比例由单位会计政策规定(根据税法规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得超过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新制度要求对单位收回后无需上缴国库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新旧制度转换时,单位根据2018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及其他不需上缴财务的应收款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从:累计盈余中借入:坏账准备。
1.年末坏账准备
财务会计
其他费用借:
贷款:坏账准备
(如果是抵消,做相反的分录)
预算会计不处理它
2.账龄超过规定期限并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告,经批准后,按照无法收回的金额。
财务会计
借: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预算会计不处理它
3 .已核销并在以后期间收回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不需要上缴国库的,以实际收回的金额为准。
财务会计
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款:坏账准备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预算会计
借:资金平衡一个货币资金。
贷款:非财政拨款余额等。
需要上缴国库的,记入应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