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仓库产品损失会计分录

2023-03-12 09:42:59深圳会计培训

根据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不再预付或预提,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门销售机构有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以下是会计网校信息。

新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2009-5-11 15:31[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一直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最重要的账户。财政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规定,“两费”分别属于资产和负债,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新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及主要会计处理”中删除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但对原制度规定的待摊和预提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报表列示没有说明,也没有明确表示允许待摊和预提费用。

这样,许多执行新准则的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感到困惑。在缺乏权威部门解释和学术界意见的情况下,很多企业试图自行处理,其核算方法可谓五花八门。

例如,有的企业仍保留“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在期末新准则资产负债表的“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项目中反映;部分企业以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替代待摊费用,在期末反映在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表中。有的是用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代替预提费用,期末会在新标准资产负债表的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等项目中反映。

然而,这些方法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吗?“两费”应该怎么处理?这里结合自己的理解,一下新准则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的原因以及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新准则取消“待摊费用”和“应计态势费用”科目的原因

(一)遵循资产和负债的概念

新准则强化了资产和负债的概念,淡化了收入和费用的概念。资产和负债的概念更符合信息的有用性,不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被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愚蠢的还有,比如“待摊费用”本质上是一种费用,属于无价值资产。它是企业一旦发生就已经消耗掉的“沉没成本”。它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流动性。如果企业破产,是不可能用它来偿还债务的。如果归类为资产,会虚增企业总资产,夸大企业资产负债率,严重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公允性,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生产。

上述部分企业仍保留“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或采用“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其他应付款”等替代科目,本质相同,不遵循资产负债概念,不符合新准则要求。

(2)符合新准则中会计要素的定义。

从新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来看,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待摊费用是企业发生的,应由当期和未来期间承担的费用,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减少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预计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因此不能归类为资产。根据新准则,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计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虽然预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也不符合新准则中对负债的定义。

我们来看看新准则中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个定义可以很好地包含“两费”的定义,因为“两费”的每一项、每一目都是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时设定的,每个项目的经济利益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两费”应属于新准则中的成本要素,而非资产或负债要素。

(3)不构成权责发生制的障碍。

新准则将权责发生制提升为会计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权责发生制主账户的“两费”不能取消。虽然权责发生制在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优于收付实现制,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往往带来很大的危害。

比如权责发生制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矛盾,比形式、谨慎性、相关性、重要性更重要,会使企业虚列资产,虚增当期利润。近年来,随着安然等丑闻的爆发,“两费”的设置等诸多会计方法对资产负债准确披露的负面影响备受诟病,改善权责发生制的呼声很高。修正后的现金流量基础(如现金流量体系)也对权责发生制提出了挑战。过去有学者提出,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来看,可以不设立“两费”科目,以保证更合理地披露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这一观点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四)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中,一些企业在对“两费”业务进行核算时故意玩账户游戏,将“两费”作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或“变压器”,成为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常用手段。

总结一下,利用“两费”做假账主要有:随意更改“两费”的摊销、计提期间、摊销和计提金额:“挂不摊销”掩盖损失;不属于“两费”的,计入“两费”;属于“两费”的不计入“两费”:对“两费”进行了的分摊和计提,未在会计报表中准确披露“两费”。

此外,预提费用也增加了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因此,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过渡性科目,限制了企业调整各期利润的操作空间,将受益期不足一年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不仅简化了核算,也更容易理解,减少了人员对此类业务的工作量。

二、新准则下原制度规定的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原制度规定的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分别由当期和以后各期负担,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租出、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季节性生产企业停产期间费用,

对于原制度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新准则中归入“周转材料”。新准则应用指南指出,周转材料是指可供企业多次使用并逐渐转移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应采用一次转销法或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施工承包商)的钢材、木材、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可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分期摊销法进行摊销。“周转材料”科目可按其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即“库存”、“在用”、“摊销”。

采用一次摊销法的,应按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费用、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根据报废周转材料的残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采用其他摊销方法的,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在用周转材料——”科目,贷记“库存周转材料——”科目;摊销时,根据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费用、销售费用、工程建设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充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同时,根据报废周转材料的残值,借记“原材料”,贷记“管理费用”、“生产费用”、“销售费用”、“工程建设”;并将摊销金额全部核销,借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

(2)预付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租金、预付报刊费。

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预付租金和预付报刊费的处理,预付金额应分别计入相关成本或损益科目。属于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属于企业的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计入制造费用;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计入销售费用。预付上述款项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季节性生产企业停产期间的费用

新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企业季节性停工损失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科目。

(四)大额印花税分摊。

对于需要一次性分摊的大额印花税的处理,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确定应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五)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新准则规定,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费用只是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它们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不应通过预提或递延处理。新标准的应用指南规定,后续实验

原制度规定的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贷款利息、预提租金、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