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报告
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介绍。
(1)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位于中国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乐圣经济园区,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员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600万吨。截至目前,包括鹤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在全国156个省市建立了20多个生产基地,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乳制品、奶酪等五大系列400多个产品。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远销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2)工业
1行业的性质
(1)中国乳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牛奶产量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中国乳制品的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10年增长了10多倍,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乳品企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6亿元,是1998年的两倍。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中国乳制品总产量为万吨,占世界年产量的%。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牛奶消费量为1000公斤,比1992年有所增加。2007年农村居民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量为1000公斤,比1992年增长了203%。中国乳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然而,2008年9月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整个行业的声誉遭受严重危机,国内市场大幅下滑,消费者信心受挫,几乎所有企业都陷入极度困境。危机之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整顿乳制品行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乳制品行业的形势逐渐好转,积极因素不断增加。
2009年,在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扶持政策效应和市场信心恢复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奶业生产回升向好,行业效益稳步回升,企业亏损面继续缩小。
近年来,虽然我国年人均牛奶保有量快速上升,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乳制品消费也极不平衡。目前,城市乳制品销售额占全国乳制品总销售额的90%,广大农村乳制品市场潜力巨大,有待挖掘。随着农村乳品消费的逐步增加,中国乳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制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国内乳制品需求上升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中国乳业将会快速发展。
2行业竞争程度
最近乳制品行业事件频发。先是伊利、光明、三元加快了全国市场推广的步伐,再是雀巢收购云南蝶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评论。不久,新希望还将包括四川华西乳业公司和重庆天佑乳业公司两个当地知名品牌。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乳业的竞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将直接引发乳业的竞争格局和未来走向。
(1)趋势一:市场竞争从产品竞争扩大到资源竞争。
乳制品行业是一个高度关联的行业,处于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乳制品加工业、客户等整个产业链的下游,其行业特征和变化必然受到上游行业的影响。起初,中国的乳品市场是分区的,彼此独立,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各地。竞争的结果是,通过当地市场的整合,产生了领先的当地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彼此和平相处,全国市场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近年来,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乳制品市场的地域分割逐渐被打破,一些大品牌开始开拓全国市场,伊利、三元开始南下,光明开始北上。但这些品牌的扩张却被本土品牌顽强阻击,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激烈的价格战。
(2)趋势二: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运营。
目前,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比发达国家还要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市场的上升空间会很大。过去的乳企可以说是一边发展一边培育发展市场,产品品种也从单一的奶粉逐渐多元化到酸奶、鲜奶、利乐包枕、百利宝等。同时,通过企业的辛苦培育,也开发出了一些销售盲区。比如伊利艰难发展后用纯牛奶打开了广东市场。
纵观我国乳制品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区域市场竞争和区域市场整合时期,现在已经到了全国市场垄断竞争和区域市场垄断竞争并存的时期。在早期,乳品企业把产品管理放在首位,以加大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来实现市场扩张,增强竞争地位。这种产品管理模式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营销网络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了乳品行业的管理水平。目前,人们对乳制品的营养作用有了更好的了解。国家重视“饮奶兴农强国”,实施校奶计划等活动的推进激活了市场需求。乳品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