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购买甲料500公斤,进价60000元,进项税7800元,运费4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原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甲料60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800
贷款:银行存款68200。
2.购买材料B 300kg,不含税,进价3万元,增值税税率13,运费800元。材料还没有入库,货款还没有支付。借:在途物料-物料B 30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00
贷:应付账款34700
(1)企业购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自制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单位加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用于生产经营的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销售材料成本结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外包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对于发出材料应结转材料成本的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以上说明了如何写外购材料的会计分录。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采购的原材料没有通过在途物料入库,这一点在文章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那么还有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咨询我们的问答;一个老师,我们的老师会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