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入属于负债范畴,借款方向为贷方金额,表示未确认收入,借方金额表示已分配的递延收入,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未来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1、递延收益,指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即递延收入暂时是一项未确认的收入,本质上递延收入是指企业未来能够拥有的收入。
2.递延收益有两种,一种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一种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3.在会计实务中,递延收益是指“递延收益”账户,属于负债。根据现行有关规定:“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流动负债”栏填列。
未来期间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由会计企业在递延收益中确认,本科目可根据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与递延收入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总法:
接受政府补贴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款:递延收入
分享递延收入:
借:递延收入。
贷款:其他收入[日常活动]
非营业收入[非日常活动]
净额法:
接受政府补贴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款:递延收入
补贴抵消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等。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入。
贷款:固定资产等。
净额法下,企业应当按照资产价值扣除政府补助后的金额计提折旧或者摊销相关资产。
2.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
用于补偿企业未来的相关成本或损失。
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款:递延收入
费用和损失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和费用:
借:递延收入。
贷款:管理费等。
用于补偿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和费用。
借:银行存款等。
贷款:管理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