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是一种债券凭证,包括支票、银行本票和商业汇票。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问题,那么应收票据如何做账呢?取得时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快来会计网了解一下吧!
应收账款怎么处理?
1.取得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应收票据(面值)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到期收回,账务处理如下: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应收票据
3.如果到期未收回,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应收账款
贷项:应收票据
4.到期前转回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入:原材料、材料采购、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项:应收票据
如有差异,则“借”或“贷”银行存款。
什么是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在中国,应收票据一般指“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根据到期时间,应收票据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通常有三种情况:
1.应收账款延期
2.为新客户提供应用程序。
3.赊销商品
相关知识:如何进行企业应收票据?具体步骤是什么?
应收账款有哪些?
应收票据账户明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果票据业务不多,可以直接在应收票据下设置客户名称。如果票据业务和类型较多,可以增加二级明细。如银行本票、银行承兑汇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