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是负债的会计科目。一般采用应付账款、营业外收入、银行存款进行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有哪些?
应付账款的会计分录
1.购买商品时:
借款:原材料/材料的采购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不包括商业折扣,但不包括现金折扣)
2.还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凭商业汇票付款)
符合现金折扣条件的应付账款偿还时:
借:应付账款
贷款:银行存款(实际偿还金额)
财务费用(实际现金折扣)
当确实不可能或没有必要支付时:
借:应付账款
贷款:营业外收入
3.电力、燃气等企业购买的电力一般采用应付账款核算,即每月付款时先暂付款: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等。
月末按用途分配:
借: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账款
什么是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与生产经营过程没有直接关系,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收入。包括没收包装押金收入、追回转岗员工欠款、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收入在“利润”或“损益”科目中核算,需要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下进行,也可以根据各种收入在该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每年年度终了,企业将对各项收入和费用进行汇总核算。结转年度净利润时,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核算。如何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结转年度净利润的会计分录
1.期末,将各损益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会计分录。
(1)结转各种收入和利润科目。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营业收入
公允价值损益的变动
产量
非营业收入
资产处置损益
贷款:本年利润
(2)结转各种费用和损失科目。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税和附加费
销售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非业务支出
2.上述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贷方余额为税前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借方余额为亏损。
3.确认和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方: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信贷)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项)
借方: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费用
4.年底了
借方: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的核算
本年利润主要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净亏损)。企业期末(月)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以平衡各损益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是当期发生的净损失。年度终了时,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扣除年度收入和支出后,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果你对净损失作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这个账户应该没有余额了。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除在用固定资产以外的所有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具体会计分录怎么写?
处置闲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1、待处置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算
累积折旧
贷款:固定资产
2.发生清洁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算
贷:银行存款
应付税款等。
3.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4.清理ne
1.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的。应按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按账面余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及相关应付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和“应付税费”等科目。收回固定资产的售价、残值和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本科目。
3、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后,将属于准备期的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损失的正常处理,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净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