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自然损耗计入管理费用。
自然损耗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如风雨侵蚀)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如干燥、风化、挥发、粘连、潮解、渗漏、破损等现象,以及在搬运、装卸、检验、包装更换、堆放等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自然损失的会计处理
按照现行的一般做法,有损益和毁损的存货,在上报审批前,应先按成本(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中,自然损失造成的固定内部损失,经批准后转为管理费用。本文认为。把自然损耗造成的存货损失折算成管理费用似乎不合适。因为:
1、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显然,由于自然损耗造成的存货固定内部损失是企业行政部门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无法控制的,但由行政部门承担责任是不客观的。
2、不符合比例原则。原材料等存货的自然损耗与采购材料时的合理损耗属于同一性质,调整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是合理的。如果折算成管理费用,这种材料生产的产品制造成本会降低,使产品的销售收入无法与产品的销售成本相匹配。
3.不方便对责任中心的绩效进行考核。自然损耗引起的存货损失的不同会计处理,会导致标准与成本中心的评估结论不同。因为单位存货的自然损耗在一定时期内基本固定,所以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存货自然损耗与投入原材料和产出产成品的存货密切相关。将这类存货的自然损耗调整到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实际单位成本中(即计入标准成本中心),比将其转化为管理费用(即计入成本中心)更有利于合理考核责任中心的业绩。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认为,自然损耗造成的存货损失,在上报审批前,应按其成本(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报告经批准后,将补发存货或期末存货的成本,即借记“生产成本”、“原材料”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具体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和计算的类别。核算对象明细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为了全面、经典地核算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种利得和损失的变动,需要按照各种核算对象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分类核算和监督的方法。
为了连续、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引起的各种会计要素的变化,需要根据会计要素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科学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会计项目的名称,规定其核算。这种将会计要素分类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首先是严格审核资料。每次前,公司要认真检查和审核报销单、出纳盘点表等的制作、编制和验收程序。并严格核对数据;同时还细心指导会计规范登记银行存款和现金日期。
二是及时准确。公司在处理会计科目时更加准确和统一,更加及时和及时
五是加强考核管理。实施后,财务室将指派专人对公司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分阶段进行抽查和检查,防止今后出现违反财务制度的情况。年底镇政府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公司年度工作进行百分制考核,90分评定为合格,否则按分数扣除服务费。
原材料自然损耗的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的损耗和溢余:原材料确认后:借:管理费贷:待处理财产的损耗和溢余:原材料的主要会计处理。
(1)企业购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2)自制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单位加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三)用于生产经营的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销售材料成本结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外包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
如果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对于发出材料应结转材料成本的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参考百度百科-待处理财产损坏和溢出参考百度百科-原材料。
采购时短缺的数量是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用总金额除以实收数量得到平均单价。
如果入库后发生存货损失,则账务处理如下:
批准前
借:未决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贷款:原材料
批准后
借:管理费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存货非正常损失产生的营业外支出和管理原因产生的管理费用。
扩展信息:
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1、企业采购、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或贷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借记或贷记采购材料或在途材料,按两者的差额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2.自制材料经验收入库后,应根据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的“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的“生产成本”科目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根据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3.用于生产经营的材料计入“生产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科目。销售材料的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其他业务成本。
发出委托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贷记“委托加工材料”科目。如果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如果实际成本用于材料的日常核算,则实际成本为d
自然损耗是指商品、产品、材料、固定资产等的损耗。由于自然原因,如数量短缺或质量变化。比如汽油、酒精、油漆等在储运过程中蒸发造成的损耗;由于自然力的影响,房屋、建筑物、机器和设备的腐蚀。
扩展数据:
因为这种损耗是在运输途中或者自然损耗,所以不是意外造成的损耗,而是一种必然现象。但在船舶保险中,如果船舶因保险事故受损,保险人在支付船舶修理费时,通常不会扣除用新钢板替换旧钢板(例如用新钢板替换旧钢板)的自然损失。
单项定额一般指制造某一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综合定额实际上是单项定额的汇总,一般指整机产品(如电视机、机床)的材料消耗定额。
这两个配额是相互关联的,有不同的作用。单定额主要用于小作坊发料的依据,也可用于核算和实际消耗与定额消耗的差额。综合定额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和材料的供应计划。
资源搜狗百科——自然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