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购买长期股权投资如何写会计分录?
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款:银行存款
权益法: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
当初始投资成本低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33,35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款: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权益法:适用的情况是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通常占股份的20至50。成本法:适用于能够行使控制权(即持股50以上)的企业或子公司。
成本法下,除非增加或减少投资,否则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只要被投资企业年末有盈利并宣告分红,就按享有的份额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合资企业、联营企业有内部交易,就要抵消。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有三种取得方式,投资成本的计量不同:
1.同一控制下企业的收购,按照对方的账面价值入账,与我方支付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收购,按照我方支付的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3.非企业合并收购按照本公司支付的公允价值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