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在清理,实际上不是一般情况。让我们一句一句的下来,最终确定如何做账务处理。
作为一项资产,首先是用来赚取现金流的,折旧后不用在仓库里。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再把固定资产挂在报表上了;其次,没有与董事见面并决定出售的意向,因此固定资产的清算不符合规定。不拿来赚钱也不拿来卖,暂时“持有”,持有,随时卖?标准里有一个大家熟悉的科目,也有“固定资产”这个词,但是字数多了一倍。很明显是“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类似于一种叫做“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资产。旧准则中“可供出售资产”的股票投资部分单独提取,其持有意图除了通过资本市场波动核算未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外,还包括随时处置、成本是否收回以及处置时。因此,从业务上推断,在不使用的月份,固定资产应及时转入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否则固定资产残值等于流动资产,导致资产虚增,造成资产周转率计算误差,影响财务报告质量。
转让出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方: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贷项:累计折旧
2.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借: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累积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
贷款:固定资产
先放在仓库里,用布盖好,标记清楚。万一遗忘久了,领导会以为设备报废了,闲置了或者偷偷投资固定资产了,做好心理准备,也救不了你,哈哈!
让我们言归正传。以后根据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意见,我们会根据其继续使用或处置情况分别处理。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欢迎补充。
可以清理、出售、借入、清理固定资产、出借、固定资产。
不建议加工。你应该是个老会计。
这个高成本,管理和税收是库存的关键点。
根据你的描述,该资产不再具有固定资产的属性,按照会计准则应及时终止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种方式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处理,转持待售资产;另一种是直接清算固定资产,剩余材料计价确认为存货。
提出退货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