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费,也是财务合伙人最常见的业务。但是如何准确的处理账目,实施合适的税收筹划,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会计处理
1.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收到与业务招待费有关的票据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款: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付款
虽然录入简单,但是需要注意业务附着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比如发票需要从真伪上鉴别,发票背面需要签名;发票抬头和纳税人识别号是否正确;发票日期是否在指定范围内;是否履行了公司要求的审批程序;报销金额是否在公司规定的标准内;报销金额是否异常,是否需要向领导请示等。只有了解附件的内在逻辑,才能为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做好准备。
2 .企业初创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开办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需要按规定计入开办费,可以长期摊销,也可以在正式经营之日一次性计入企业费用,但方法选择后不能改变。
3.出差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差旅费还是业务招待费?
公司员工在外地出差,同时还要招待客户,给客户买小礼物,所以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不能计入差旅费报销,需要计入业务招待费;但是员工自己的交通费和餐费都包含在差旅费里。
第二,税收筹划
业务招待费税法规定可以在一定比例内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能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最高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千分之五),即业务招待费的60与业务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5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额。
对于业务招待费数额较小的企业,可以直接参照此标准计算企业所得税。但对于一些招待费较高的企业,需要单独核算。
比如一些药企的招待费很高,所得税前可以减免的金额有限。我该怎么办?可以成立销售公司,与销售公司签订合同,业务招待费进入销售公司的费用。公司收到发票后可在全额所得税前扣除相关费用。但问题是成立公司需要场地和人员,各种费用增加。因此,管理层或财务人员需要计算利益和税收优惠之间的利益,然后决定最终选择哪种方案。
三、管理措施
业务招待费的管理方式很多,也比较敏感。今天就不赘述了,下次再给大家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