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备抵法做会计分录,用备抵法记录会计分录
备抵法(Provision)会计分录的详细说明
备抵法(Provision)是会计准则中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用于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某项预期的负债或损失,并将其计入利润表,以便提早计提相关费用并准确反映实际业务风险。
根据备抵法的原则,当企业存在一项可能的负债或损失时,但尚无法明确金额,无法借款,并且只能估计其发生概率时,会计人员会根据合理的估计数额计提相应的备抵,以减少实际盈余的报告。
备抵法的会计分录包括两个步骤,即计提备抵和冲销备抵。
计提备抵的会计分录
计提备抵的会计分录是在负债账户中增加一个备抵账户,以反映预计发生的损失或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备抵费用(负债科目)
贷:相关费用(费用科目)
冲销备抵的会计分录
当实际发生该负债或损失时,会计人员需要冲销已计提的备抵,将其转移至负债或费用科目,以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费用(费用科目)
贷:备抵费用(负债科目)
备抵法的例子
假设公司A生产电子设备,最近收到了一项索赔要求,称其产品存在缺陷导致用户受伤。经过初步调查,公司A认为索赔有一定的合理性,并预计需要支付50,000美元来解决问题。然而,由于诉讼尚未定案,具体数额仍不确定。
公司A会计人员根据备抵法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计提备抵的会计分录:
借:备抵费用(负债科目) 50,000美元
贷:相关费用(费用科目) 50,000美元
这样,公司A在负债账户中增加了50,000美元的备抵费用,同时在利润表中计提了50,000美元的相关费用。
冲销备抵的会计分录:
借:相关费用(费用科目) 50,000美元
贷:备抵费用(负债科目) 50,000美元
当索赔案件最终解决并确认支付金额为50,000美元时,公司A会计人员将50,000美元的相关费用转移到负债科目,同时冲销备抵费用。
通过备抵法的会计分录,公司A能够提前计提风险相关费用,并准确地反映实际业务风险,更好地披露潜在负债和损失。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