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金流量表中的逻辑》,我们提到了: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所有者权益变动,负债变动-非现金资产变动。这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核心逻辑,即把每一项具体负债、非现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变动分解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非现金交易现金流量,以反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变化。那么对于应收账款, 有:-应收账款变动金额=-(期末应收账款净值-期初应收账款净值)=(期初应收账款原值-期初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原值-期末坏账准备)=(期初应收账款原值-期初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期初原值)坏账准备(计提-转回净额)本期收回上期核销的坏账3-本期核销的坏账准备4公式(1) 1。 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时,对应现金流入,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当期核销坏账准备时,应收账款原值和坏账准备同时减少,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公式(1)中的原值项:本期坏账准备属于非现金交易,与利润表中的信用减值损失相反,金额相同。相加后相互抵消,对现金流量表主表现金变动的影响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