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你执行的是什么规章制度。
1.根据新准则,维修费计入管理费——修理费(包括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等。).
借:管理费-修理费
贷款:银行存款等。
2.如果是旧系统,可以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成本
贷款:银行
3.如果是大修,需要参考大神配的修理费用。
具体参考,请参考以下信息: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资产进行维修、改建、扩建或改良所发生的支出,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大修、房屋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后续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的一个重要变化,也是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是: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作为资本化后续支出处理;后续支出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作为待摊后续支出处理。在实践中,后续支出的通常处理方法是:
固定资产修理。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定期维修,应作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要使用预扣或延期处理。
固定资产改良。改良固定资产通常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当作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混合改装。如果后续支出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的修理或改良,还是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改良结合在一起,企业应当判断后续支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固定资产装修。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将更新改造费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固定资产”科目设置“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更新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短的期间内,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分别计算折旧。如果下次装修时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中仍有账面价值,应当将账面价值一次性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变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更新改造费用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作为资本化后续费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作为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装修费用,应当在两次装修之间、剩余租赁期和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变更。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更新改造费用,无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均作为费用化后续费用处理。价值较低的维修或装修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费用较高的改造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改造或改良过程中,由“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转入“长期
资本化后续支出是指“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相关且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扣除被更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以避免将被更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更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企业不能确定被更换零件的账面价值,可以将被更换零件的成本作为被更换零件的账面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应当先核销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已发生的支出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然后在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按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1】某公司2004年12月自行建设生产线,建设费用60万元。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2007年1月1日,由于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如果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提高生产能力。2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经过3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该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支出28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其使用寿命预计延长4年,即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假设改建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然是寿命平均法。为了简化计算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应按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按照资本化后续支出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账户余额。
生产线年折旧=60万(1-3%)6=9.7万元。
累计折旧账面价值=9.7万2=19.4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60万-19.4万=40.6万(元)
(2)2007年1月1日,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406000
累计折旧194,000
贷款:固定资产60万元
(3)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改扩建项目支出发生时,
借:在建工程280000
贷款:银行存款28万。
(4)2007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40.6万28万=68.6万(元)
借方:固定资产68.6万元。
贷款:在建工程686000
(5)2007年3月31日再次转为固定资产后,按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686000(1-3%)=665420(元)
月折旧额=665420(712 ^ 9)=(元)
年折旧额:12=(元)
2007年累计单日折扣=9=(元)
借:制造成本
贷项:累计折旧
第三,后续支出费用
费用化后续支出是指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后续支出,如修理费等。如果它不满足t
固定资产修理是指由于固定资产的磨损和各部件的耐久性不同而造成的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企业会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和大修理只是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态。这类修理一般范围小,间隔短,一次修理费用少,不能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和增加固定资产未来的经济利益,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发生时,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费用计入“制造费用”;行政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费用计入“制造费用”;企业设有专门销售机构的,与专门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后续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例2】某企业维修、保养一台现有生产设备,在维修过程中发生以下费用:库存原材料一批,价值5000元,按850元缴纳增值税进项税额;维修人员工资2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会计处理如下:
借方:制造费用7850
贷款:原材料5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85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000
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规定将在中国所有地区和行业实施。根据这一规定,企业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进项增值税不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允许扣除原材料所含的税金,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以分为以上六种。由于它们的特点、性质和所有权不同,有必要按照资本化后续支出和费用化后续支出的原则进行规范的会计处理,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