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个人替公司交钱会计分录

2023-03-18 09:30:13深圳会计培训

我们公司承担了部分员工的个税,也就是说部分员工获得了税后收入,但是现在如何申报个税呢?如果A的税后收入是5000元,税应该是45元,那么我申报的时候就按照5000元申报。45元可以直接做营业外支出吗?还是要计算申报的税前收入?因为反算会增加税收,所以尽量不要做反算,求大神指导。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员工入职时,已经约定了税后工资(即扣税后应付的工资),每一笔税都由公司承担。这种情况下,公司应该按照什么标准税前扣除?税前工资怎么往后推?公司承担的个税是否允许税前扣除?

既然工资是免税的,那么直接用不含税的工资来计算显然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将纳税人的不含税工资折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撒姐是在某权威财经报道上看到这个话题的,不过案例部分很简单。看了对应国税局发布的公告,撒姐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如有,请指正~)

看一个例子

公司聘用财务总监张,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固定工资6万元,不含税。除了每月5000元的基本费用标准和3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外,该员工没有其他项目需要扣除。张的工资如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1.《关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99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为职工足额纳税的,应当按照国税发〔1994〕089号第十四条规定的公式,将职工取得的免税收入转为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企业应代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关于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有关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46号公告)修订了税率表1和税率表2。后来根据《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的规定(2018年第56号公告,以下简称56号公告),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扣缴税款,计算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率和扣缴税额。

表1由于公式(1)是按照不含税收入对应的税率计算的,我们需要对表1进行换算。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扣缴率折算后见下表:

表2(不含税)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2011年第28号公告)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个人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管理费单独收取的,不得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仙姐提醒大家,如果你的公司承担了员工的个税,那么企业承担的这部分也是员工工资薪金的一部分,不应该通过“应付员工工资”这个科目单独列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这样会导致无法税前扣除的情况。)

(1)计算累计预扣免税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免税应纳税所得额=累计税后工资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费用扣除额-累计专项附加扣除额-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额。

(2)根据第一步计算的累计预扣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确定不含税所得额对应的预扣税率和速算扣除额,通过上述《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问题的公告》表2找到对应的预扣税率和速算扣除额。(3)计算累计预扣和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将第二步得到的扣缴率(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上述89号文的公式(1),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4)计算第三步计算的当期预扣应纳税所得额,通过上面的《居民个人不含税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表1找到对应的预扣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将其代入公式中,以计算此期间应预扣的预扣税金额。本期扣缴税额=(累计扣缴应纳税所得额扣缴率-速算扣除)-累计减免税额-累计扣缴税额。

上例假设张当月税后收入仅为6万元,则:

1.计算张累计代扣代缴的免税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60000-5000-3000=52000元。

2.确定与不包括税收收入的公式相对应的预扣税率和快速扣减。

张累计扣缴免税应纳税所得额为52000元,对应表2,扣缴率应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

3.计算累计预扣应税收入。

累计扣缴应纳税所得额=(52000-2520)/(1-10)=54977.78元。

4.计算本期应代扣代缴的税款。

累计扣缴应纳税所得额为54977.78元,对应表1,扣缴率应为10,速算扣除为2520。

本期应扣缴税款=54,977.78 * 10-2,520=2,977.78元。

5.折算成税前工资:张月含税工资=60000 2977.78=62977.78(元)。

根据上述规定,公司为返聘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未作为管理费用单独列支,应作为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张的工资薪金可在当月企业所得税前扣除62,977.78元。

综上所述,税反是很复杂的!

企业为员工承担的这部分个人所得税能否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主要看企业的相关账目是如何核算的。这里财务人员的核算方法决定了是否可以税前扣除。这个原则其实在很多税法文件规定不明确的地方都是适用的。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