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材料应当按照实际成本法核算,并按照材料入库和付款的结算日计入相应科目。具体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按实际成本记录的材料的会计分录
材料和发票一起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材料未到,发票已到:
借:在途物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材料到了,发票还没到:
月末未收到文件的,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下月初,应冲销红字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
发票到达后进行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通过预付款购买材料时:
预付时:
借方:预付款
贷款:银行存款
当材料被接收和接受储存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信用:预付款
补足货款时:
借方:预付款
贷款:银行存款
发送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成本(间接材料成本)
销售费用(销售环节消费)
管理费用(行政消费)
R & amp支出(R & ampd链接消费)
委托加工材料(发出的加工材料)
贷款: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