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这个,但我不是上市公司。呵呵,我也是先拿“其他应收款”账,等有利润分配的时候再核销。年末借其他应收款——将股权分红预分配给银行存款。进行利润分配时,我借利润分配——给股东分红,借利润分配——给股东分红。通过从其他应收款——中借入应付利润来预分配股权股利肯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有实际损失,就会出现问题。另外税务部门也有意见,因为分红应该是税后利润,“预分红”,收益还没有形成!会计准则没有直接规定和说明不能进行预分红,也没有预分红的概念。如果认为“股息”这个概念违反会计准则,是否加上“预”字就不好说了,这就是与税收的争议。
1.提取时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结转任意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2 .提取股利时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贷结转应付:借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应付利润3。支付股息时借:应付利润贷:现金、银行存款中的应交税金——支付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贷:现金、银行存款。
一、股息的定义
股利是股份公司每年按照其在利润中所占份额的一定比例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股利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是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支付给股东的。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第二,分红需要满足条件
公司发放股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以当年利润为基础的现金分配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公司当年盈利;
(2)递延损失已经弥补并结转;
(3)提取了10项法定公积金和5-10项法定公益金;
2.除满足第一项条件外,用当年利润分配新股还应:
(一)公司前次发行股票已募足且相隔一年;
(二)公司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公司预期利润率能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
3.除满足第2项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条件1-3外,还需:
(一)公司近三年盈利,可以向股东分红;
(二)分配后法定公积金的留存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50;
(3)此外,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分红派息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并按法定程序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表决,且需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1/2现金分配方案或2/3分红分配方案的表决权通过方可实现。
第三,分红形式
股东可以通过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用上市公司当年利润分配现金;
2.用公司当年利润分配新股;
3.将公司的盈余公积金转为股本。
四、股利的财务处理:
1.股东大会通过分红方案并宣布分红时:
借方:利润分配-股利分配(分配现金和新股时,如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借方为盈余公积)
贷款: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实际派遣:
借: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款:银行存款
实际分配新股或增加股本时:
借: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款:股本
股东分配股利的会计分录:股利准备:借方: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股利是股份公司每年按照其在利润中所占份额的一定比例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将当年收益分配给股东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股东在获得股息后,会继续对企业进行投资,以实现复利。
:
分红权的实现条件
分红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1.用当年利润分配现金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公司当年有利润;递延损失已经弥补并结转;提取了十项法定公积金和五至十项法定公益金。
2.除第一个条件外,以当年利润分配新股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公司前次股份已足额募集且相隔一年;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文件没有虚假记载;公司预计利润率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3.除第二个条件外,公司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可以向股东分红;分配后,法定公积金的留存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50。
股东分红的形式
一般来说,股东可以通过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用上市公司当年利润分配现金;
2.用公司当年利润分配新股;
3.将公司的盈余公积金转为股本。
环球常青藤友情提示:以上为【如何对股东分红做分录?]问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