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和应交税费账户进行核算。如何进行相关会计分录?
应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应在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金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在未来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只有在税务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税率影响(减少)未来应纳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间的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资产类,在借方增加,在贷方减少。借方记录了由于时间性差异,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各种情况,如超额折旧、计提减值准备、确认预计负债等。
递延所得税负债属于负债,在贷方增加,在借方减少。贷款人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导致应纳税所得额从利润总额中调整和减少的情况,如投资性房地产和交易性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导致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或负债账面价值减少,借款人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学乐家教育
以上就是关于应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何写会计分录的全部内容。更多消息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2)递延资产本质上是一项费用,或者说是一项没有实体的过渡性资产,定义为长期递延费用更为恰当。是有一定目的的支出,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完全计入当期损益。
资源搜狗百科-递延资产
什么是递延资产?什么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在以后年度较长时期内摊销的费用,包括开办费、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建造期间不计入交付财产价值的施工部门调入生产人员培训费、购买样品样机的“大修理”等。
这个概念其实和待摊费用挺接近的,区别在于期限。待摊费用是指在不超过一年但超过一个月的期间内分摊的费用。分摊时间超过一年的费用为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的本质是已支付的费用。当然,资产应该是在支出费用后获得的。递延资产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资产,它们没有实体。
摊销是本月发生的费用,应由本月和后续月份的产品成本分摊。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什么是递延资产递延收益?是指不能全部确认为当期收益,要计入以后期间的收益。比如某企业建造厂房收到国家补助1万元时,计入递延收益。
借方:银行10000元。
贷款:递延收入
一万
假设工厂的使用寿命为5年,那么它将在工厂的寿命期间均匀分布。
借:递延收入2000。
贷款:营业外收入2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企业计税基础与税法计税基础在计算所得税时暂时性差异所致。比如一个固定资产的原值是10000元,寿命是5年。提取折旧时,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资产账面价值为6000,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账面价值即计税依据为8000,这样就产生了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额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小于计税基础的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则相反。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你得给我加分
关于递延收益。
我正在看会计会议的会计。关于政府补助,分为资产相关政府补助和收入相关政府补助,一般计入营业外收入。只有国家作为出资人对企业进行投资,企业的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才能相应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分以下情况讨论:(1)用于补偿企业未来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入,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2)用于补偿企业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随着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后续期间的收益。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
税法中的征税基础与会计准则中的征税基础有些不同。比如上面的例子,一万元的固定资产可以用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必须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账面价值=6000元,计税基础=8000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导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再比如,还是一万元的资产。当年公司计提减值准备1000元,该资产账面价值为9000元。但是税法不允许对未实际发生的减值准备进行税前扣除,计税依据=10000,这也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这部分非常复杂,很难理解。多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