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对话是典型的“虐”估计。
说到“估算”,有朋友很头疼:老板让我们用这个估算来“调整”报表!怎么调?先看下图:
从图中公式可以看出,减少利润,少缴税只有两种方法:
1.减少收入;
2.增加成本。
收入需要通过开票来开票。所以相比隐瞒收入,相对简单,容易增加成本和费用。现在的估算成本往往有虚增成本的嫌疑,有偷税漏税的风险。
结果暂估打得很烂。
什么是预计入库?
在会计生活中,如果货物先到了,但发票没到,我们就无法准确处理存货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存货入库的预估,也就是所谓的预估入库。
暂估业务可以简单理解为到货未到的业务。
估计收款会计分录:
某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A(可专用于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还没收到。合同约定的材料总价为1130元(含税)。
当月入库没有收到发票,月末为了正确计算企业的存货成本,要进行暂估和入账。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100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估计/无票1000
注: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所以不存在进项税的估算和抵扣问题,上述分录中的估算金额应按照不含税价格估算。下月取得专用票时,将此分录冲正,然后根据进项税票进行正常业务处理。
估计怎么冲回去?
按照规定,预计的收据要在下个月初用红色冲回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下个月的发票还没收到,月初赶回月底再估算,无形中就增加了工作量,通常是发票收到的时候。
估计倒冲会计分录:
1)红墨水被冲回到估计的存储空间。
借:原材料-100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估计/无票-1000
2)接收发票并进行日常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30
贷项:应付账款-XX供应商1130
也就是说,我们先假设我已经收到了货款的金额,等收到的时候再把假设冲回去,重新输入真实发票收到的金额。
费用的估计分录
预计费用的会计分录:
便士公司作为一般纳税人,预付了2万元招待费,但月底尚未收到发票,决定暂估处理这笔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业务招待费20000。
信用:预付2万元。
下个月收到发票,发现招待费发票上的金额是1万元。记账时,会计必须首先用红字冲销上月的估计分录:
借:管理费——业务招待费-20,000。
信用:预付款-20,000
然后根据发票金额,正常做账。
借:管理费——业务招待费22000。
信用:预付2万元。
银行里有2000美元
提醒:预计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要加税。
常年不冲水有什么风险?
1.预计费用能跨越新年吗?
答:根据《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取得的,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以暂按账面发生额入账;但在最终结算时,应补充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按照上述规定,可以跨年度,但必须在最终结算前取得相应发票,否则不能税前扣除。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5月31日以下的最终结算前没有取得发票
答:根据《学乐佳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限期缴纳税款外,从缴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5%的滞纳金。
总结:企业预估成本必须在次年5月31日最终结算前从发票中扣除!如果最终汇算清缴后在取得相关发票前抵扣税款,不仅要增加企业所得税,还要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甚至罚款!
摘要
我们做会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业务来做。
不要问老板怎么少交税,财务会更好。你可以先估算一下费用,以后再找一些发票。这种做法明显是违法的,虽然可以暂时少缴税,但是风险很大。
估算成本往往涉嫌虚增成本,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企业一旦被查,财务必然要负责,一定要学会财务自保!千万不要为了一口饭,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