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很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比如前几天盛传的“金立手机”公司事件。如果“金立手机”公司资不抵债后申请破产,其债权人很可能因“金立手机”破产而遭受相应的坏账损失。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处理坏账。
坏账发生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很小的应收账款。因此,坏账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会被认为是坏账:
1.债务人(债务人)因故死亡,其遗产清偿后无法收回的;
2.债务人因故破产,其破产财产在清偿后无法收回;
3.债务人长期(一般定义为三年)未履行偿债义务,且有充分证据表明不可能或不太可能收回的账款。
上述情况均会确认为坏账。
坏账处理方法
发生坏账时,财务部门要及时将该账户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前的交易记录绘制成相应的表格,并通过它们明确原因。如果债务人的坏账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协商不成,我们可以起诉追讨。如果是客观原因,由老板处理,财务人员做好相关账目。
坏账的会计处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个例子来计提坏账准备。
[示例]
甲公司对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00万,已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甲方根据实际情况,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20%提取坏账准备。A公司应该提取的坏账准备是多少?
坏账准备=200万 20%-10万=30万
相应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30万坏账准备。
贷款:坏账准备30万。
正常情况下,除了不能全部收回的应收账款,只收回部分款项也属于坏账损失。坏账损失是企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会计处理上,应根据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发生、坏账收回确认的情况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