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取得应收票据时,无论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无论是附息商业汇票还是无息商业汇票,都应当按照其面值入账。会计处理如下:
1.当应收票据是由于债务人在赔偿前所欠的付款而获得时:
借: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贷:应收账款
2.因销售商品而收到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增值税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到期收回的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1.应收票据到期价值的计算
无息应收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
有息应收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计息应收票据到期日的计算。
应收票据的期限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个是用“天”来表示的。即在票据的出票日和到期日采用“数头不数尾”或“数尾不数头”的方法,按照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
比如7月18日,车票还有60天就要到期了,到期日是必填项。
“头不是尾巴”:
七月:31-18 1=14天
8月:31天
9月:15天
总计:60天
“尾巴不是头”:
7月:31日至18日=13天
8月:31天
9月:16天
总计:60天
所以到达日期是9月16日。
第二种用“月”表示。也就是说,票据的到期日是从出票日期的几个月后开始计算的,不管每个月是大月份还是小月份。例如,4月16日发行的三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的到期日是7月16日。如果票据的签发日期是月末的最后一天。例如,1月31日发行、期限为一个月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2月28日或29日;商业汇票两个月后到期的,到期日为3月31日;三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4月30日,以此类推。
2.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会计处理
如果是无息商业汇票,到期支取时:
借方:银行存款的“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如果是有息商业汇票,到期支取时:
借方:银行存款的“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财务费用“票据面值票据收益率票据期限”
三、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到期日贴现率360贴现天数。
其中:贴现天数=票据期限-持有票据期限。
第三步:计算贴现收入
贴现收益=到期价值-贴现利息
第四步:准备会计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贴现收入”
财务费用“贴现收入与票据面值之间的差额”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财务费用“贴现收入与票据面值之间的差额”
如2001年4月30日,4月15日签发的60天到期、面值60万元的有息应收票据,以16的贴现率贴现给银行。计算过程如下:
(1)票据到期值=60万,60万 10 360 60=61万(元)
(2)计算贴现利息
先算到期日:4月15日发行,60天后到期。有效期是6月14日。计算过程是:
四月:30-15 1=16天
5月:31天
6月:13天
总计:60天
再次计算折扣天数:从4月30日(折扣日)到6月14日(到期日)的45天。计算过程如下:
四月:30-30 1=1天
5月:31天
6月:13天
总计:45天
贴现利息=61万1636045=1.22万元。
(3)贴现收益=61万-12200=59.78万元。
(4)会计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597800。
财务费用2200
贷:应收票据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