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法是指以会计等式为原则,以借贷为符号,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复合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扩大到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减和计算经营损益。你知道会计分录中借贷的含义吗?接下来学乐家就来告诉你借贷的会计分录是什么意思。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就是在余额上加或减东西,那些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业务需要可以放在余额两边的项目,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具体名称。这些项目严格分类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其中资产只能放在余额的左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只能放在余额的右侧。
只要它有业务,需要写贷款分录,不管怎么增减东西,都要保证余额的平衡。比如新开的公司,就是一个左右空空的天平。比如公司的第一笔业务,就是股东把钱存入银行账户,向公司注资10万元。我们会这样写一个分录:银行存款10万元,贷款10万元,意味着增加银行存款和实收资本,因为“银行存款”属于资产,借款对于资产来说意味着增加。资产类只能放在左边,所以意味着我们把银行存款放在余额的左边,权重100000,而“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类。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贷款意味着增加,而所有者权益类只能放在余额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实收资本放在余额的右边,权重为100,000。最后,天平两边有重量相同的物品,这就是平衡。
再比如,那家公司的出纳去银行提取一万现金作为备用金,就会涉及到“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两个会计科目。当我们从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存款减少,现金增加,那么我们就会写借入一万的库存现金,借出一万的库存现金,因为“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都是资产,都是资产,都是东西。两者都是资产,我们只能在余额左边的项目上做手脚,就是从刚才原来的10万银行存款中取出1万,放入1万现金,最后余额又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