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企业收购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单独业务时,如何处理母公司和合并层面的账务。一般我们学习收购一家公司比较多,但实际操作中,有大量的交易。我们只需要整合一个小的业务单元。先留个悬念,大家可以先补一下。然后我们再层层结合企业合并这一章。
判断一:买方是否构成了商业企业内部某种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并且这种组合一般具有投入、加工和产出的能力?是否涉及交易前后目标业务的控制权转移?
(1)不构成业务,不按照企业合并准则处理,不会产生商誉或购买利润。
初始金额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初始金额的后续处理& lt公允价值需要将多付部分分解为所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初始金额& gt公允价值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资产减值【结合所得税】:由于资产购买中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款项。
【原则——所得税】:在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或事项中,如果交易或事项不影响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则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DAT/DTL。
(2)构成企业的,应当作为企业合并处理。
合并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在后续处理中处理。合并成本<。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廉价买入,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所收购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在合并报表中单独确认。【合并所得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特殊-免税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如果免税合并(即特殊税务重组)中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且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准则规定不确认与之相关的DTL。
判断二:交易前后基础业务的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即交易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享有可变回报,并有能力利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控制权,形成母子关系,涉及控制权转移。[控制权:权力主导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可变回报]
结合实例,明确指出公司收购一项业务,交易前后均涉及控制权转移,应适用企业合并的准则,按照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相关准则解释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解释》对企业合并的解释是:除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合并外,涉及业务的合并应当按照企业合并准则处理,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与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处理。业务是指企业内部一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这种组合一般具有投入、加工和产出的能力,能够独立核算其成本或收益,但不构成独立的法人资格。比如企业的分支机构,独立的生产车间,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等。一个企业并购另一个企业具有独立生产能力的分公司、事业部或生产车间,属于企业合并。[1]判断3:判断企业并购是否为企业合并的条件
借:股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未分配利润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本处理原则是,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视为在合并日及之前一直存在(整合存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应当相互抵销。但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原控制的子公司留存收益存在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此,对于企业合并前被合并方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属于被合并方的部分,应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限于资本溢价或股权溢价的贷方余额)贷:盈余公积(归属于当前母公司的部分)未分配利润(归属于当前母公司的部分)个别报表:按照最终控制方在收购期末的账面价值调整资产负债金额。
借:资产贷:合并负债及其他应付款表——合并业务当期的收入、费用、利润;
借:成本/费用/损失贷:收益/利润贷:未分配利润《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修订)》第三十二条规定:“母公司在报告期内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和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同时调整比较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如同合并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已经存在”;第三十八条规定:“报告期内母公司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增加的子公司和业务,应当将子公司和企业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计入合并利润表,同时调整比较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如同合并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已经存在”;第四十三条规定:“报告期内母公司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增加的子公司和企业,应当将子公司和企业合并自本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同时调整比较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如同合并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已经存在”。
综上所述,企业合并虽然适用企业合并准则,但其实质是吸收合并,因此不会有长期股权投资。而且,由于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视为合并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就已经存在。
每当我不明白实际问题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这样,才能对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保持敬畏之心,学以致用,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还有25天,保持心态平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