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何待摊(如何合理处理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待摊)
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待摊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经营活动、长期持有的具有实物形态、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待摊费用是指用于企业运营活动中的长期费用,在一定期间内逐渐分摊到相应期间的成本或费用中。
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待摊费用主要有两种情况:
1. 固定资产直接进行预付:
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如果一部分费用需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分摊,会先计入待摊费用账户。分摊的期限和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假设企业购买一台机器设备,总价值为10,000元,需要支付运输费用为1,000元。如果企业决定将这部分运输费用在使用寿命5年的时间内进行分摊,那么会计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账户(机器设备):借 10,000元
待摊费用账户(运输费用):借 1,000元
银行账户(支付货款):贷 11,000元
这样,机器设备账户里将显示10,000元,待摊费用账户里将显示1,000元。
2. 固定资产间接进行预付:
当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发生了一些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比如说咨询费用、律师费用等。这些费用不能直接算作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需要间接进行分摊。
假设企业购买一块土地并支付了100,000元,但在购买土地前,需要支付律师费用为10,000元。企业决定将律师费用在土地使用寿命20年的时间内进行分摊,那么会计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账户(土地):借 100,000元
待摊费用账户(律师费用):借 10,000元
银行账户(支付土地款项):贷 110,000元
这样,土地账户里将显示100,000元,待摊费用账户里将显示10,000元。
在后续的每个会计期间内,根据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限和方法,会将一部分待摊费用转移至固定资产(土地)账户,直到待摊费用账户余额为零。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