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1271-1368)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统治者是蒙古族。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用了162年,忽必烈建立国名用了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打击和摧毁了西辽、西夏、华佗、金朝等政权。蒙古可汗死后,引发了阿里巴巴兄弟与忽必烈的纷争,导致了蒙古的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立“大一统中国”的元朝,定都开平郡。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代宰甘源”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唐朝末年以来的长期混乱结束。之后元朝继续对外扩张,攻打日本、缅甸、越南、爪哇,但都失败了。元朝中期皇位继承混乱,政治始终没有步入正轨,汉化迟缓,发展停滞。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当政,民族、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朝廷,攻占大都。此后,袁婷退居漠北,史称北苑。1402年,陈元归李池篡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过了历代王朝。元朝废除商省、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一起保留中省管政、管军、管监,地方实行行省制,开中国之先河。中国有两种真实的会计分录:
日记的意思是瑞尼森隋记日报,所以日记
分录是指会计分录、日常分录和日记账分录;重点指出会计分录的日结账特征。
会计的意思是“会计”,也就是“会计”,所以会计。
分录特指会计分录,学术性更强。
会计
['kaunti]
名词(noun的缩写)
会计,账单
会计师
['kauntnt]
名词(noun的缩写)
会计;会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