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公司本身没有承担成本和费用。员工行权后得到的是公司股份而不是现金。相反,员工购买股票的权利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现金收入。求他人指正。
许多上市公司将参与股票和资产的交易。这一行动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和股东的投资回报。今天,边肖将与您详细分享:
01摊余成本
第一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只能是债权投资。
例如,某公司购买了一只面值为一百万元、期限为三年的债券,承诺在三年内每年年底支付给买方十万元现金,到期后偿还一百万元本金。
如果这个债券发行时市场上的利率是8,这个债券大概会以105万的价格卖出。
为什么比面值还贵?
因为它支付的现金一年10,会高于8的市场利率,所以它的价格自然更贵。
当公司花105万元买了这个债券,他就入账105万元资产。到第一年末,公司将收到本期债券发行人的现金10万元。
因为债券发行时,市场上的利率是8,购买时的105万元是本金,本金乘以8利率,利息是8.4万,所以我们收到的10万现金中只有8.4万是利息收入,记入第一年的利润,剩下的1.6万是发行人偿还给公司的一点本金。
所以公司的本金会从105万减少到103.4万,所以到第一年末,资产的价值会调整到103.4万。
到了第二年年底,公司又收到了10万现金,因为年初本金已经降到了103.4万,所以我们用103.4万乘以实际利率8,就会算出第二年的利息是8.3万。
公司收到的10万现金中剩下的1.7万也是债券发行人偿还给我们的本金,所以资产价值会再减少1.7万。
这叫做摊余成本。
计算摊余成本的过程叫做实际利率法,也就是说,摊余成本是按照我们发行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水平8计算的,而不是按照债券的票面利率10计算的。
这个计算过程有点复杂,因为第一类资产准备一直持有,所以只记录每年收到的现金流,也就是说只有利息收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记录的利息收入并不是我们收到的现金。
因为我们收到的现金有一部分是债券发行人返还给我们的本金,这部分本金要从收到的现金中扣除,剩下的就是利息收入。
因为我们每期都收到了一些本金,我们的资产摊余成本也将逐年减少。
以公允价值记录资产会影响利润波动?
我们来看第二类和第三类资产。
如果一家公司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并准备随时卖出,那么股票投资就进入了第三类。
假设买入一只股票的价格是每股10元,那么买入的时候资产就以每股10元入账。到了第一年年末,如果继续持有该股,就要看当天的收盘价了。
如果收盘价涨到12元,资产价值调整为每股12元,股票募集的2元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记入利润表,增加当年利润。
如果到第二年年末,股票仍然没有卖出,当天收盘价跌到9元,就要把资产价值调整到每股9元,因为这是新的公允价值。
同时,根据新供给价值9元与上次供给价值12元的差额,应记录每股3元供给价值变动造成的损失,该损失也应记入利润表,减少当年利润。
第三年的某一天,股票卖出的价格是每股11元,那么每股2元的投资收益就要按照11元的卖出价和最后一次公允价值9元的差额来入账。因为此时卖出了股票,实现了收益,所以不再记入供给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
如果发行股票的公司在第二年给予每股20美分的鼓励,那么我们就再记录一笔每股20美分的投资收益,这就是鼓励的收益。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买的股票最初被归入第二类。
因此,每年供给价值的变化不记入利润表,而记入资产负债表,即股东权益部分的一个特殊科目。
一般来说,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很可能带来利润的大幅波动。
股权激励计划会减少利润吗?
有人可能会说,“利润的波动只是第三类资产的问题,第二类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让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兰生股份,曾经以两元的成本持有海通证券1亿股原始股。这个原始股他已经持有很久了。因为我们国家的会计准则是2007年以前,资产是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的,所以他一直把他持有的海通证券股份记在每股两元。
2007年,国家开始以公允价值衡量资产。
所以在2007年12月31日,他需要第一次调整供应值。这一天,海通证券的收盘价约为54元。兰生公司把这部分投资归为第二类,所以他要记其他综合收益52元。
因为它的成本价是两元,现在它的公允价值是54元,52元的公允价值增加了,而且因为这部分是第二类,所以不记入利润表,而是记入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他综合收益。
这样,股东权益一下子增加了52亿元,但因为第二类供给价值的变化没有计入利润表,所以利润没有增加。
那么此时股东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股东投资的回报。简单来说,就是用公司的利润来划分股东的出资额。如果计算这个指标,会因为股东权益的大幅增加而直线下降。
所以利润虽然没有大幅波动,但还是给我们的财务数据带来了非常剧烈的波动。
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参与股票交易,甚至有的公司会大量参与股票交易,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资产,对公司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
但这是指一般的行业,行业内的企业会持有大量的资产,可能非常复杂,所以资产的会计处理对企业影响很大。
还有一些企业会使用资源性产品,比如航空公司的航油,钢铁企业的铁矿石,铜冶炼行业的铜材等等。
因为这些企业会涉及到大量的大众商品,有可能进行套期保值,那样的话,对这些企业的资产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文章的最后,我会留给你一个思考问题:
如果一家公司购买了一笔国债,准备持有到到期,国债每年支付的现金是其面值100万的5,即每年5万元,但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是8,那么第一年支付的利息就是应该支付的利息,也就是说购买国债的支出乘以实际市场利率8,就会超过国债支付的现金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记录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