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名词,意思是“提取的重点”。什么是“摘录”,就是“从期刊或文件中记下一部分”,什么是“要点”,就是“演讲或文章的要点”。可以理解为“”就是选主,写下来。
会计是经济交易在凭证和会计账簿上的简要记录。主要要求是简洁,既要说明情况,又要繁琐。会计凭证怎么写才算规范?可以总结如下:
评论“日历”,免费获取21年最新会计台历。
(1)对业务是真实的。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是因为笔误,有的是对业务不是很了解,有的是因为隐瞒了业务的真实情况,与凭证的附件不符。附件为餐饮费用发票的,记为“员工交通费报销”。
(2)统一格式。应该是完整的主谓宾句,明确写明部门、经办人、经办事项,如“李四差旅费被财务部借走”;虽然作为会计科目,凭证的写不能规范,但作为会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对会计业务事项的表达和总结能力,努力使其写规范化、标准化。
(3)简洁明了。用电报式的精炼语言把意思完全表达出来。“简洁”的量化标准是每项控制在15个字以内,“清晰”是指不能有歧义。比如采购部李三借钱买原材料,就不能写成“采购部李三借钱”,会被误解为“李三向采购部李三借钱”。
(4)一次做一件事。现行借贷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允许一贷多贷、一贷多贷、特殊情况下多贷的凭证编制。一笔贷款、多笔贷款、多笔贷款、多笔贷款的分录要分开写,最后不能管理。
(5)对于经常性经济事项,需要注明时间。如“6月份房租分摊”、“5月份建行贷款应计利息”。这种记录的目的是防止遗漏和重复的发生,并方便会计核算。
(6)对于经常发生的经济事项,需要注明数量。比如“财务部采购2台联想电脑”。这样做了之后,就可以不用翻看后面的原始凭证进行统计了。
(七)会计分录变更的,应当注明原凭证的凭证号。比如“2001年1月证改35号”。有些更正错帐时的红字抵销没有原始凭证或附件,要说明抵销的原因或业务,如“更正某张凭证的错帐:抵销返还的进项税”。
凭证的填制应紧密结合本单位的业务实际,力求方便、统计、汇总,同时做到语义简明。会计凭证写的规范一方面是会计基础工作的扎实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以后的工作。
袁指尖上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