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涉及的账户,哪些涉及经济业务的账户发生了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所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属于什么会计要素,是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加或减少,确定这些账户有无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第四:方向,根据账户性质及其变化情况,分别确定要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指表明某项经济业务所要借入的账户和借入的账户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按照复式的要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按账户名称、方向、金额反映账户之间对应关系的一种记录。
基本要素
I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account)
第三,金额
主要类型
根据所涉及的账户数量,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即借入一笔贷款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贷多贷、一贷多贷或多贷多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编制格式
第一:先借后贷;借贷要分开写,金额的文字和数字要错开;在一贷多贷或一贷多贷的情况下,要求借款人或贷款人的文字和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符号、账户、金额应在借方后面一个空格,表示借方在左边,贷方在右边。
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其中简单分录是借一笔贷款的分录;复合分录有一贷多贷分录、一贷多贷分录和多贷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清晰,一般不宜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多借多贷编制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在领取工资和社会保障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销售费用等。——住房公积金、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销售费用等。-社会保障,
贷:应付职工工资-工资,应付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企业份额),应付职工工资-社保(企业份额);
发工资的时候,
借:应付款-工资,
贷款: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负担),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缴纳社保,申报个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应付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应付职工工资-社保(企业负担部分)、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负担部分);
贷款:银行存款。
2.支付其他费用,
借方: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账户,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库存现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