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贷款(资产)
贷款:活期存款(负债)
这是银行发放贷款的会计分录,不是取得贷款单位的会计分录。
短期贷款是银行的资产,就像企业的应收账款一样。放贷相当于增加了应该收回的资产。
活期存款就是企业把贷款存入银行,就像企业的应付账款一样,要随时支付给企业。将贷款存入银行增加了银行的责任。
在企业中,短期贷款是资产,而存款人的存款是负债。你的进入意味着用储户的存款发放贷款,意味着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和减少。
扩展数据
银行贷款发放的会计分录
银行贷款用“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属于债务科目,表示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需要支付贷款并归还贷款本金。
1.根据发放贷款的文件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方:银行存款-* *银行
贷款: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
会计分录和贷款怎么区分?
1.对于任何一笔付款或收入,首先确定现金或银行的方向,其他分录必须是反方向的。
2.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清。想想是你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你的。你欠别人的(应付账款)在贷方,别人欠你的(应收账款)在借方。
3.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资产或负债和权益在内部发生增减(如采购材料、增加存货、减少货币;再比如利润分配,本年减少,应付股利增加);资产负债或资产权益同增同减(如果债务由银行偿还,银行和负债同时减少;如果购买材料没有付款,存货和负债会同时增加)。
4.按照资金占用和资金思维,占用的借方全部增加,占用的贷方全部增加。
借方和贷方的区别主要看这个项目属于哪个核算要素资产和费用类别。如果减少,则记入借方;如果减少,则记入借方;如果减少,则记入借方。
有贷必有贷,借贷必对等。严格来说,先借后贷。
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固定资产借款: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借款,买车时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
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汇兑损益(部分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单独核算,不包括财务费用)、代理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收到贷款时的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长期贷款
应计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款:应付利息
每月还款和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款:银行存款
借:长期贷款
贷款:银行存款
1.为了核算和反映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各种存款,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其中借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增加,贷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减少。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的期末存款余额。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企业应将资金存入银行或其他机构。
借记“银行存款”和贷记“现金”等相关科目;支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相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银行存款日期”应根据开户银行、其他机构、存款类型等进行设置。出纳应根据收付凭证和业务拓展单逐笔登记,每日终了结清余额。
“银行存款日期”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一次。月份终了,如果企业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有差异,必须逐一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将“银行余额调节表”重新填列
利息借款:银行存款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取得借款的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机构借款时,应签订借款合同,注明借款金额、贷款利率、还款时间等。);第二,贷款利息的核算;第三,还贷的核算。短期借款一般为短期借款,通常按照取得借款当日取得的金额入账。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在会计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应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利息支付方式的不同,其核算也不完全相同。短期借款按月计收利息,或一次还本付息,但利息金额不大的,利息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借款按季度(或半年)收取利息,或一次还本付息,但利息金额较大的,可通过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确认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