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债券只是计息方式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它们的区别是:零息债券又称贴现债券,是指票面价值为贴现的债券,存续期内不支付利息,到期支付面值。这种债券一般适合短期品种,一般3个月到1年。例如,一家公司发行一年期贴现债券。如果市场要求到期收益率4,那么债券的发行价为人民币,面值100元,到期直接还本。如果是3个月的债券,收益率为4,面值为100元的债券发行价格为人民币,到期直接还本。如果是固定息票利息,常见于长期品种,短则1年,长则20年、30年。比如还是同一家公司,市场要求到期收益率按面值发行100元债券一年,到期还本付息104元。也可以半年付息,半年后2元,到期还本付息102元。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附息债券更有吸引力,因为附息债券的利息需要纳税。目前中国大陆的债券税率个人为20机构为10。因此,附息债券的投资者实际上比附息债券的税后收益要少。对于债券发行人来说,债券发行必须结合自身经营进行规划,发行利率较低的短期附息债券,用于短期资金周转需求;对于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或长期不能收回成本的投资,应发行长期附息债券。
1000*2=20元
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零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即期利率,利率期限结构是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所以此时利率的期限结构可以用到期收益率来表示。这里的利率是市场利率,收益率是到期收益率。零息债券的收益率等于利率,因为市场供求平衡,零息债券定价正确。
这个问题可能要看上下文。我理解的:票面利率:票面的发行利率,即票面价值折合成发行价的折扣率。票面利率:应该是指票面价值贴现到实际购买价格的贴现率,也就是市场利率。
每年支付的利息金额=1000*5=50元的市场利率为5,当前市场价格为50/(15)50/(15)250/(15)350/(15)450/(15)51000/(15)5=1000元。事实上,当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
债券的实际利率是_ _票面利率,债券的发行价低于面值。例: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5,实际利率6,期限1年。发行价格=1000/1000*5/=
楼主,如果你保持久期公式的其他部分不变,只提高票面利率,久期肯定会变长,但是你想想,如果除了票面利率以外的所有债券都一样,它们的市场价格会一样吗?计算久期时,分母是债券的市价,票面利率高,市价高,分母变大。持续时间变大还是变小无法确定,要靠数学推导。那么,国际上的结论是,期限更短的统一债券就是永续债券,本金永不归还。然后你必须带入久期计算公式,求一个无穷级数的和,算出来就是1 1/r直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