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交易是指一国货币通过一定的汇率与另一国货币进行兑换。对于外币交易,一般通过银行存款和财务费用进行核算。具体会计分录怎么做?
外币交易的会计分录
1.收汇时记账
借方:银行存款(外币)
贷:应收账款
2.结汇时
借方:银行存款(人民币)
贷款:银行存款(外币)
3.调整后
借:财务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人民币)
财务费用有哪些?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融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及相关手续费、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利息、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贴现等。
利息支出是指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进口设备长期应付利息等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除外)减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汇兑损失是指因向银行结汇或购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价与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每月(季、年)末各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折算成人民币金额与原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相关手续费是指发行债券(资本化的除外)需支付的手续费、出票银行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等。
行政单位依法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通过“应付财政专户”科目核算。具体会计分录怎么写?
行政单位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利息收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收入户和支出户获得利息收入。
行政机构:
借:银行存款
贷款:应付财务账户。
2、上缴区财政专户(利息先计入单位收入户,行政事业单位)
借方:应付财务账户
贷:银行存款
3、区财政核拨的预算资金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机构: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按照统借统还取得的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不符合统借统还业务的,取得的利息全部视为含税销售额,按规定计算销项税额或应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利息支付方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什么是财务应付账款?
财政应付款是事业单位按规定收取并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其中,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按照国家、法规和有效规则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类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