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是时候给大家讲讲“账户调整”了!不说了,有人会因为账户调整多交企业所得税!亲爱的会计们,拿起你们的笔记本,快点写下来。
会计对账不要任性!
一位会计分享了她对账户调整风险的亲身经历。去年,她向股东借了100万元。因为账户暂停太久,她根本不需要还款,但又不想把未付的应付账款变成公司的“营业外收入”。于是我心血来潮,做了这个账户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股东100万元。
贷款:资本公积100万元。
下半年,地税局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资本公积中隐藏的100万元可疑数字,要求企业依法增加应纳税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25万元及滞纳金。
账户对账建议:
1.年终对账不是擅自销账,必须有正当理由。
2、每次对账前,一定要找出账目的原因。
3、和解不是为了逃税,而是还原事实。
我拿到了一张12万的费用发票,但是发票日期是2018年12月。能否计入2019年费用税前扣除?
由于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和费用遵循权责发生制,这种情况也应单独讨论:
案例一:发票属于2018年实际发生的,应在2018年税前扣除,而不是2019年。
情况二:如果发票实际发生在2019年,虽然发票日期是2018年,但这笔费用仍然允许在2019年税前扣除。
五种基本的对账方式
第一,追溯调整法
简单来说,就是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和会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
追溯调整法的应用;
1.累积影响数
2.调节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调整受影响期间会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
4.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解释。
二、未来适用的法律
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的变更,新会计政策适用于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变更。
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变更年度年初的留存收益无需调整。仅在变更年度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当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
第三,红字更正。
也称为赤字抵消法。指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
更正时,用红色填写同一凭证,注销原记录,用蓝色填写正确的凭证。
四。补充登记法
后来发现,凭证上应该借和贷的账目都是正确的,但是填写的金额却少于正确的金额。
动词(verb的缩写)不能根据金额直接调整的调整方式
税务检查发现的一些税务差错,直接反映在已实现利润上,不计算分配,直接调整利润科目;有的需要计算分配,将金额分摊到对应的相关账户,从而确定应该调整的利润金额。
会计要记住:对账一定要谨慎,对账有风险。对账一定要合法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