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如何进行减免税的会计分录?
税收减免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费。
应纳税额是多少?
“应交税费”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应交税费科目为负债科目,应根据应交税费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进行明细核算。
营业外收入怎么理解?
营业外收入又称“营业外收入”,是指与生产经营过程没有直接关系,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收入,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
营业外收入在“利润”或“损益”科目中核算,需要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资金,应及时入账,不准作为小项占有或其他不符合制度要求的支出。
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下进行,也可以根据各种收入在该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营业外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贷方表示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金额,借方表示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金额。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