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好久没更新了。让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2020年已经过了综合阶段,顺利领证,终于结束了这个漫长的考证过程,同时和大家分享一下剩下的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的经验~
一、经济法和税法
2017年一次过了四科,2018年6月硕士毕业。再加上新工作,只报了经济法一科,2019年考了剩下的税法。经济法和税法比较简单,当然经济法更简单,也不需要太多时间。基本上都是利用地铁时间,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备考。
基础课的讲义比较轻(看一遍,看知识点,做题)。习题课有一本考前五年真题的错题本。
1.基础课讲义
/其实会计网校的课都还可以。就选一个,坚持下去。因为学的是法学专业,对经济法和税法略知一二,但也仅限于一点点。另外我真的时间不够,所以不上课。我只是把基础课的讲义打印出来自己看,老师的风格影响不大。把基础课讲义从头到尾刷一遍。如果你应该阅读,你应该背诵并记住它们。
2.轻点(再看一遍,看知识点,做题)
刷完基础课讲义就开始轻刷,从头到尾刷。
3.习题课的问题(如果时间不够,这个可以放弃)
/会计网校的课程种类齐全,有基础班、高级班、习题班、打卡班等等。但是我只看基础课和习题课,习题课只打印讲义和刷题。遇到不懂的问题,看完答案不理解的时候,再去听课。如果我听不懂老师说的话,我会记得去考试。效率也很重要,不需要临时抱佛脚。如果实在时间不够,可以放弃这个,考前五年刷真题。
4.考前五年。
考前五年推荐一个脆皮熊论坛,有好心分享,其他学习论坛也可以找找看~找不到可以买,包括/会计网校的课程资源。
5.的名
错题不仅仅是错题。在听课或者刷题的时候,要把答案中有用的或者自己感觉到的,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错题整理出来。
6.考试前
基础课讲义一个比一个轻(主要看总结的知识点)。
第二,综合阶段
专业阶段必须全部通过6科才能考综合,所以2020年我考综合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合一,综合二课和讲义会综合蔡赟的笔记,考前五年的真假。
1.综合一、综合二课及讲义
综合阶段,大概听过讲座。我把综合一和综合二的讲义分别打印出来,看了又看。当然讲课是有选择性的,简单的我就不听了。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照顾~
2.注意蔡赟的综合笔记
这是我逛论坛的时候别人分享的,我就下载了,打印了,刷了。里面有考点的真题,和考前五年的真题有重叠,但是真题不能刷太多。多刷有益无害。
3.考前五年。
真题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不看任何模拟题,没有参考价值。
4.错题本(同上)
5.考试前
在线课程讲义的错题本
个人唠叨
不用担心选哪个老师,用会计网校就可以。就看选老师了。不要花太多时间担心它,把它完成。然后,一旦下定决心要考注册会计师,就不要放弃。过程中会有你觉得很艰难的时刻,会哭,会咬着牙。后来你会觉得,刚开始是个小坎,拿到证了,发自内心的开心。你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
2017年4月1日,实习结束回学校,买了一辆轻型车。4-6月主要是帮导师翻译论文,准备期末考试,完成论文,所以复习比较慢。只听了会计基础课,轻做了一部分。正式的备考时间是从7月份开始,一直到考试,但是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差。中间要回家玩20多天。另外,我复习的时候从来不关网,手机随身携带,晚饭后总会玩一会儿。总的来说,四科及格是运气。另外,我不玩的时候,真的很注意做题。
第二,会计
郭建华基础课是轻一(看两遍,看知识点,做题)。郭建华习题课五年考前有一本错题本真题。
1.郭建华基础班
我和一些学生不一样。有些学生听一堂课,做一道题。我不先做题,而是把基础课的讲义打出来。基础课我从头到尾听,然后慢慢从第一章开始做题。其实我都快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做题的了,但这是我多年的习惯,因为17年更新慢,所以听了基础课。这个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当然后面难的章节,比如合并,大章节的修改,实在听不懂会再听一遍最新的课。
基础班的讲义真的很棒。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总结或者比较理解,如何做会计分录,像数学公式一样,记得放在考试袖套上就行了。
2.要轻(看两遍,看知识点,做题)
听完了所有的基础课,我开始把它看做一个轻的。第一次做一点都不夸张。很多题几乎抄了一遍,答案我都看不懂。我看完之后,又看了一遍。第二次好多了,也快了。
3.郭建华习题课的问题
刷题,郭建华习题课的题,只打讲义做题,不听课。上课是浪费时间。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光看答案是看不懂的,那就听听那个题的解释吧。其实基本看答案就能明白了。
4.考前五年。
5.的名
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不仅仅是错题本。听课或者刷题的时候,要把答案里有用的或者自己感觉到的,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错题整理出来。
6.考试前
郭老师的基础课讲义比较轻(主要以总结知识点为主)。
第三,理财
严华红的基础课是轻一(看两遍,看知识点,做题)。考前五年,真题都是错的。
1.严华红基础班
像会计,不要先做题,把基础课的讲义打出来,从头到尾听基础课。
2.要轻(看两遍,看知识点,做题)
听完所有的基础课,我开始把它看做是轻的,比会计强多了。第一次犯错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本科接触了财务管理的知识,感觉很亲切.写完之后,我又看了第二遍。做题的时候跳过了一些简单的,基本上只看错了题,找到了重要的。
我没提习题课是因为严华红的习题课题目和轻一一模一样,所以没做。2018年,你看她的运动课,就不用做了。如果不一样,我觉得有必要刷一下习题课的题目。
3.考前五年(同上)
4.错题本(如上)
5.考试前
因为财务管理有很多公式需要背,拿出几张白纸,从头到尾刷一遍知识点,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总结公式之类的或者你认为考试重要的。基本上两三张A4纸就够了,考前好好记着。
四,
真的是我最不确定的一个,复习的时候一点头绪都没有。记得和同学开玩笑说,比会计和还要恶心
至于我为什么没去上课,我当时是要去听杨文凭的基础课。太无聊了,听不下去了,就放弃了课,直接刷掉了。我做了一遍题,但有些大题还没做完,后面再讨论。我很注意把握选择题的正确率,所以选择题我都会做完。大题真的很恶心,有的还没写完。
另外,后期临近考试,我会每天抽出时间,去走廊看。你没听错,就是每天看1-2章,只读一遍。我记不记得并不重要。反正我可能就是为了安心才看的,因为我真的对复习一点头绪都没有。不知道有没有用,也许可以强化记忆。
2.范习题课的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朋友给我的网盘是错的还是怎么的。范习题课的题少得可怜,特别少见,我也没追究。我以为就这样了。e mmmmmm.建议你还是找靠谱的淘宝卖家。习题课有问题,就要刷。
3.考前五年(同上)
4.错题本(如上)
总之,这个我真的不知道。看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有帮助。
动词(verb的缩写)战略
其实我对策略更有信心。毕竟本科接触过一些知识,感觉很亲切。但是考试完全跳过了我复习的重点,有一个大题完全忘了,潦草的写。另外,我做题一向比较慢,大题后面的答案特别少。我说过,我更注重对选择题正确率的把握。但是第二天我考完之后,单项选择题错了一半,多项选择题错了一大半,就和朋友一起打字了。后来我想了想,要么是正确的答案错了,要么是我记错了答案。反正战略结束了,真的是出乎意料。
轻一(再看一遍,看知识点做题)考前五年,真题都是错的。
1.轻点(再看一遍,看知识点,做题)
因为时间不够,再加上本科接触过的战略知识,我没有去上课,直接就当是轻的,我又做了一遍。有些大题没做完。后面会提到,我很注意把握选择题的正确率,所以选择题我都会做完,大题有的轻有的没做完。基本上大题都是看答案的答案,很少自己思考,主要是记住答案的要点。
课上的练习我没有做,没有跟着任何老师做,因为不懂所以没有推荐。
2.考前五年(同上)
3.错题本(如上)
4.考试前
看不起总结出来的知识点。
第六,谈经验
我很注意把握选择题的正确率,这是从高中养成的学习习惯。感觉很多同学都失败了,可能是因为选择题太多。如果选择题的正确率足够高,我很少会因为一些比较难的大题而考不上,比如会计,我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时我并没有对合并后的条目进行平衡。另外老师说会计分录很少出现异常小数等等。第一次问商誉什么的时候,我数了一个看起来不对的异常小数。不过我当时觉得够用了,但是看了四五遍题才算。我觉得把握选择题的正确率很重要,平时要多注意练习。
以上是我的复习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心想事成!